[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0121.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涵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涵熙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张芳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端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横梁,其为平直结构;
第一前纵梁,其前端向上弯折并与所述前横梁两端连接,中部为平直结构,后端向上弯折;
第一支撑梁,其与所述第一前纵梁前端向上弯折处竖直连接;
第二支撑梁,其与所述第一前纵梁后端向内倾斜连接;
第二前纵梁,其为平直结构且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连接;
后横梁,其为平直结构且两端与所述第一前纵梁后端向上弯折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纵梁前端向上弯折的高度大于等于后端向上弯折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梁与第一前纵梁的轴向向前方向夹角为钝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纵梁与第一支撑梁连接处和前横梁顶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点,用于安装动力总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正面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点,用于安装防撞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顶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点和安装孔,用于固定前舱线束和安装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端结构后方与承载式车身侧围连接。
8.一种汽车前端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的各零件焊接连接形成汽车前端结构并与承载式车身侧围连接。
步骤2:对汽车前端结构进行弯曲刚度测试,所述汽车前端结构弯曲刚度须满足:
其中,k为汽车前端结构的弯曲刚度,为汽车前车轮轴载荷占比,G为汽车的总重量,Δs为车身中部位置的最大变形量,L1为车身中部与汽车前车轮轴的距离,L2为汽车前端结构最前端与汽车前车轮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对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进行侧面弯曲刚度测试,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侧面弯曲刚度满足:
其中,δ为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侧面弯曲刚度,d1为第一前纵梁的长度,d2为第二前纵梁的长度,h为第一支撑梁的长度,χ为汽车前轮轴距,ΔA1为车头位置侧面的最大变形量,M1为车头重量,θ为第二支撑梁与第一前纵梁的轴向向前方向夹角,Γ1为第一支撑梁的抗剪强度,σ1为第一支撑梁的许用应力,Γ2为第二支撑梁的抗剪强度,σ2为第二支撑梁的许用应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前端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对第一前纵梁进行正面弯曲刚度测试,所述第一前纵梁正面弯曲刚度满足:
其中,ε为第一前纵梁的正面弯曲刚度,G为汽车的总重量,d3为前横梁的长度,h为第一支撑梁的长度,L3为前横梁与汽车前车轮轴的距离,ΔA2为车头位置正面的最大变形量,d1为第一前纵梁的长度,Γ3为前横梁的抗剪强度,σ3为前横梁的许用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涵熙,未经王涵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1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