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0417.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7/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制造 方法 装置 | ||
一种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孔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层叠有1个以上的树脂膜层和1个以上的贴合层、且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切槽和由该切槽形成的剪切片的带有切槽的层叠体的工序;以及通过一边连续或间歇地运送带有切槽的层叠体、一边从带有切槽的层叠体除去剪切片而形成孔的工序。本发明还涉及开孔层叠体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层叠树脂膜层与贴合层、且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孔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板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的供给元件、以及作为偏振光的检测元件得到广泛的使用。偏振板一直以来使用在偏振片的一面或两面粘接保护膜而得的偏振板。
具备偏振板的显示装置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便携电话等移动设备中也得到展开,从对显示目的的多样化、显示区分的明确化、装饰化等的要求出发,要求具有透射率不同的区域的偏振板。特别是在以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为代表的中小型的便携终端中,从装饰性的观点出发采用在整个面中没有交界线的设计,因此有时在整个面贴合偏振板。该情况下,由于偏振板也重叠在相机镜头的区域、画面下的图标或商标印刷的区域,因此,有相机的灵敏度变差、或设计性差的问题。
因此,通常通过对偏振板进行形成孔等加工来抑制相机的灵敏度、设计性的降低。在日本特开2017-226034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偏振板等光学构件形成孔等加工方法、加工装置,在日本特开2007-307683号公报中,记载有将光学构件冲切为给定形状的加工方法、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偏振板形成孔时,在使用冲孔刀进行冲切形成的情况下,有时被冲切出的冲切屑没有从偏振板除去而残留,无法良好地进行孔形成。需要从偏振板除去残留于偏振板的冲切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所述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用于有效地制造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孔的开孔层叠体。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开孔层叠体的制造装置。
〔1〕一种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孔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层叠有1个以上的树脂膜层与1个以上的贴合层、且具有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切槽和由该切槽形成的剪切片的带有切槽的层叠体的工序;以及
通过一边连续或间歇地运送所述带有切槽的层叠体、一边从所述带有切槽的层叠体除去所述剪切片而形成所述孔的工序。
〔2〕根据〔1〕中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孔的工序中,通过对所述剪切片施加外力而形成所述孔。
〔3〕根据〔2〕中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力为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所述剪切片的力、抽吸所述剪切片的力、以及向所述剪切片喷吹流体的力当中的至少1种。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准备的工序包括以下操作,即,沿层叠有所述1个以上的树脂膜层与所述1个以上的贴合层的材料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切入冲孔刀,由此形成所述切槽。
〔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孔的直径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
〔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孔的工序中,利用运送带、运送辊、以及旋转台当中的至少1种运送所述带有切槽的层叠体。
〔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开孔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孔的工序中,间歇地运送所述带有切槽的层叠体,在停止所述带有切槽的层叠体的运送的期间除去所述剪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