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0970.5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移动 热处理 罩式炉 | ||
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包括炉台、炉衬、加热元件、外壳支撑结构、轨道、电机底架、驱动电机、滚轮和升降装置;炉台的数量为两个,呈横向间隔设置;炉衬设置于炉台的上方,炉衬内预制设有预埋件;加热元件通过刚玉瓷钉包裹悬挂于侧炉板的内壁和顶炉板的内壁;外壳支撑结构包裹设置于炉衬的外壁;轨道设置于炉台的两侧,呈平行对称设置,每侧轨道的底面通过螺栓与地面实现固定;电机底架同向设置于轨道的顶面,滚轮通过转轴与电机底架实现转动;驱动电机设置于每侧电机底架的一侧;升降装置设置于电机底架的顶面两侧。本发明将同一炉罩配备有两个炉台结构,工作效率高,炉台的保温效果强,升降装置结构稳定,外壳支撑结构结构牢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罩式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
背景技术
罩式炉多用于冶金行业的钢丝、钢管、铜带、铜线以及硅钢片等的退火处理,用于工件成批热处理加热。罩式炉主要结构包括有炉台、炉罩、密封结构、升降结构等组成。现有的罩式炉结构中存在有如下的技术缺陷:
(1)罩式炉的炉台与炉罩为垂直升降结构,即一个炉台结构对应一个炉罩结构,对炉台进行装载热处理时,需要对炉罩进行升起,装载完毕后再对炉罩进行落下,实现一次热处理过程。对炉台的切换装载过程时间较长,单个炉台的加工效率低。
(2)炉台结构的保温性能一般,炉台的本体结构强度较低炉台边缘的装炉强度低,炉台不坚固易变形和翘曲;无法对炉台结构进行快速装配、拆卸更换、清洗。
(3)罩式炉的升降结构一般采用专用吊具、升降叉、液压油缸进行升降过程。因罩式炉一般结构庞大,加热罩具有较大质量,升降行程较长,需要罩式炉炉罩的升降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保证炉罩的升降过程稳定,其中,采用液压油缸进行升降的装置中,虽结构形式简单、易于安装,但液压油缸与炉罩结构连接稳定性较差,较长伸长行程时升降稳定性较弱。
(4)罩式炉的炉罩结构分为壳体和衬体,现针对于衬体结构采用平叠方式进行装配的内衬,需要设计一种可适应其内衬结构的壳体结构,使壳体结构对内衬具有良好的包裹性,支撑性能;同时,衬体的顶面具有较大的跨度,需要防止炉顶的下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包括炉台、炉衬、加热元件、外壳支撑结构、轨道、电机底架、驱动电机、滚轮和升降装置;
所述炉台的数量为两个,呈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炉衬设置于所述炉台的上方,所述炉衬包括底炉板、侧炉板和顶炉板,底炉板、侧炉板、顶炉板呈平叠设置,炉衬内预制设有预埋件;所述加热元件通过刚玉瓷钉包裹悬挂于侧炉板的内壁和顶炉板的内壁;所述外壳支撑结构包裹设置于所述炉衬的外壁,并通过螺母配合预埋件与所述内衬结构固定设置;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炉台的两侧,呈平行对称设置,每侧所述轨道的底面通过螺栓与地面实现固定;所述电机底架同向设置于所述轨道的顶面,所述滚轮嵌入设置于所述电机底架内的两端,并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底架实现转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每侧所述电机底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滚轮实现同轴转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底架的顶面两侧,所述升降装置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机底架实现固定,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外壳支撑结构实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
- 下一篇:施工用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