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查看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1057.7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和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6/245;G06F21/10;G06F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纸质 图书 阅读 笔记 动态 记录 查看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管理查看方法,包括图书二维码和应用软件系统,图书二维码包含图书种类识别信息和图书唯一性识别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包含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图书二维码创建模块、图书二维码扫码模块、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创建管理模块、图书阅读笔记管理数据创建管理模块、图书阅读笔记管理数据扫描查询模块;将图书二维码印刷或贴在整本图书的封面或封底,合法读者在阅读纸质图书时,可通过扫描纸质图书上的图书二维码,在手机应用软件系统上动态录入阅读笔记,方便用户在手机应用软件系统上查阅自己录入的阅读笔记和其他用户授权开放的阅读笔记,达到用户线下阅读过程与线上阅读笔记数据融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检索及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管理查看方法。
背景技术
纸质图书现有的图书二维码应用技术,基本只能查阅静态的图书说明信息,或者注释讲解说明等引用链接数据,具有以下不足:
1)无法通过手机扫描纸质图书的图书二维码,鉴别校验合法的读者身份和合法的图书正版身份;
2)无法通过手机扫描纸质图书的图书二维码,在鉴别校验合法身份基础上,在手机应用软件系统上实现安全可靠的电子化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管理查看。
3)无法通过手机扫描纸质图书的图书二维码,依据用户自定义的授权开放参数,与其他授权开放的纸质图书读者进行电子化图书阅读笔记的相互分享交流;无法与相同群组的用户在群组内部进行电子化图书阅读笔记的相互分享交流。
为了克服现有的纸质图书二维码应用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查看管理的方法。通过将图书封面或封底上的图书二维码,和手机上的应用软件系统联合作用,让图书的合法读者在首次购买时扫描图书二维码创建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作为合法读者身份和合法图书身份的凭证数据。进而让合法读者后续能扫描图书二维码,进行电子化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授权管理以及查询,并与其他授权开放的读者进行图书阅读笔记的分享互动,以及与自己所在群组内成员哎群组内部进行图书阅读笔记的分享互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查看管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纸质图书二维码无法让合法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图书二维码进行电子化的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查看和授权管理,无法与该图书的其他读者在授权下分享电子阅读笔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化的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查看管理方法,包括图书二维码和应用软件系统,所述图书二维码包含图书的种类识别信息和图书唯一性标识信息,所述应用软件系统包含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图书二维码创建模块、图书二维码扫码模块、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创建管理模块、图书阅读笔记管理数据创建管理模块、图书阅读笔记管理数据扫描查询模块。
为了方便合法读者首次购买时注册为对所购图书的合法读者身份,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化的纸质图书阅读笔记的动态记录和查看管理方法,包含有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创建管理模块,其包含存放在系统数据库里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所述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包括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图书二维码、读者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述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与图书二维码、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唯一地一一对应。所述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创建管理模块提出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的创建方法如下:
1)用户首次扫描图书二维码后,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依据应用系统里该图书的购买关系判断用户是否为该纸质图书的合法读者;
2)如果用户不是该纸质图书的合法读者,或者虽然是合法读者但对应该图书二维码的对应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数据已经存在,则不允许创建所述的图书阅读笔记注册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和,未经朱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