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1568.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信;朱红祥;杨崎峰;刘妮;谢冬燕;杨燕媛;戴书剑;杨建建;赵盈丽;林月婕;王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离子 吸附剂 制备 及其 吸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该吸附剂制备方法是将分级木质素:亚铁化合物:双氧水:甲醛:胺化物按质量比为1.5:0.01‑0.05:0.05‑0.4:2.0‑8.0:1.0‑4.0的比例进行反应。分级木质素分散在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为酸性,其次加入亚铁化合物和双氧水调节溶液pH为碱性,最后加入甲醛和胺化物反应一段时间,酸析、洗涤后即可得吸附剂。选取多羟基的分级木质素进行胺化改性,通过反应物不同投加配比来优化分级木质素胺化改性过程,致力于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吸附官能团的吸附剂。适用于弱酸性条件下多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原料来源广发,利用工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蔗渣中木质素的提取分离,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工业生产进程,其中在矿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生产等过程产生大量重金属工业废水(含有铜、铅、镉、锌、铬、汞等重金属离子)。这些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使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积累加剧,重金属对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这导致全国各地频频出现重金属中毒或重金属污染事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其它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有所区别,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使其降解,但是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很难发生分解破坏。目前已经开发应用的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包括化学沉淀、电离、离子交换、膜分离、吸附等等。在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重金属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对重金属吸附剂要求严格,重金属吸附剂必须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可生物降解、低碳、吸附位点高等优势,这既能实现污水处理又能到达环境保护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方法,解决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方法,将分级木质素:亚铁化合物:双氧水:甲醛:胺化物按质量比为1.5:0.01-0.05:0.05-0.4:2.0-8.0:1.0-4.0的比例反应,首先,在100mL烧杯中加入分级木质素和蒸馏水匀速搅拌0.5h,然后滴加2mol/L稀盐酸调节溶液pH为3-4,将溶液转移至250mL三口瓶中,其次,按质量比加入亚铁化合物和双氧水,50℃匀速搅拌1h,然后滴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为9-10,最后,按质量比加入甲醛和胺化物,升温至80℃反应2h,80℃酸析,然后冷却至室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胺化改性分级木质素。
所述分级木质素为蔗渣分级木质素,亚铁化合物为氯化亚铁。
所述胺化物为二乙烯三胺。
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Cu(NO3)2·3H2O、Pb(NO3)2、Cd(NO3)2·4H2O固体配制Cu2+、Pb2+、Cd2+单一重金属离子溶液,调节溶液pH,用量筒移取重金属溶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胺化改性分级木质素,匀速搅拌待吸附完成,然后移取1ml溶液稀释10倍,过0.22μm滤膜,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进行重金属离子浓度测定,计算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及吸附量。
所述单一重金属离子溶液的Cu2+、Pb2+、Cd2+三种重金属离子溶液浓度为50-400mg/L。
所述单一重金属离子溶液的pH为2-6。
所述单一重金属离子溶液的Cu2+、Pb2+、Cd2+三种重金属离子溶液体积为30-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