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1686.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栋;徐昊帆;俞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4 | 分类号: | H04L41/0894;H04L41/50;H04L41/28;H04L67/133;H04L67/1095;H04W4/24;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王广涛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切片 成员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能力开放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能力开放平台接收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基于终端的切片成员签约请求;所述能力开放平台通过调用通信服务管理平台的表示状态传送的应用程序接口将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模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器开放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无人机、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新型行业应用的兴起,各行各业对通信网络的带宽、时延、连接数、网络隔离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以往的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因此,网络切片技术应运而生。5G网络切片技术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分为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适应不同的服务需求,从而可以通过带宽、时延、安全性、可靠性等来划分不同的网络,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目前的网络切片的能力开放方面,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一般由运营商直接进行,而未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器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调用网络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器开放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能力开放方法,包括:能力开放平台接收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基于终端的切片成员签约请求;所述能力开放平台通过调用通信服务管理平台的表示状态传送的应用程序接口将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基于终端的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具体包括:所述能力开放平台通过所述能力开放平台的表示状态传送的应用程序接口接收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发送至统一数据管理模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服务器的认证信息;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进行认证;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确定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允许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接入;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确定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认证不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不允许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接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能力开放方法,包括:统一数据管理模块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的基于终端的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其中,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签约标识信息;所述统一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将所述终端添加到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网络切片中,以完成所述终端的签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包括:终端标识信息和切片标识信息;则所述将所述终端添加到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切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与终端对应的网络切片;根据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确定的网络切片,生成所述终端的签约数据,以完成所述终端的签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能力开放系统,包括:能力开放平台、通信服务管理平台和统一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用于接收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基于终端的切片成员签约请求,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签约标识信息,以及,通过调用所述通信服务管理平台的表示状态传送的应用程序接口将所述切片成员签约请求发送至所述统一数据管理模块;所述统一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签约标识信息,将所述终端添加到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网络切片中,以完成所述终端的签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通信服务管理平台用于将所述签约标识信息转换为SOAP格式的签约标识信息;所述统一数据管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SOAP格式的签约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