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槽法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2060.0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谢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槽法 灰浆 防渗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槽法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方法,采用长臂挖机挖槽,同时在沟槽中注入自凝灰浆,自凝灰浆在建造槽孔时起固壁作用,在成墙时起凝结作用,开挖成槽后,将开挖料与自凝灰浆进行拌合后回填沟槽,拌合物在沟槽中自行凝结,从而形成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防渗墙(又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本发明采用选用长臂挖机成槽,可适用于狭窄场地、粗颗粒强透水地层施工,扩大了防渗墙工艺适用范围,同时,采用以水泥为主材的自凝灰浆护壁,并在浆液中掺入特种外加剂,使得该浆液既可具良好的护壁性能,又可与挖渣拌和后自行凝固成墙,无需外购砂、卵石,环保节能。这种施工方法,质量更可靠,工效更高,且可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渗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槽法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渗墙是水利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传统的防渗墙施工工艺主要有液压抓斗法、射水造墙法、高喷法、冲击钻法、深层搅拌法等。其中液压抓斗法、射水造墙法、冲击钻法属于全置换工艺,而高喷法和深搅法则属于非置换工艺。传统的全置换工艺须把原始地层中的土砂石等物质弄出地面,泥浆(一般采用粘土或膨润土制浆)固壁,然后采用导管法水下砼浇筑的方式,回灌砼材料成墙,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工序繁多,造价很高;传统的非置换工艺是原地切割、搅拌地层,并充填水泥浆液,就地固结成墙,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出现墙体开叉现象,质量保证度低。挖槽法自凝灰浆防渗墙工艺,结合全置换工艺和非全置换工艺的特点,扬长避短,达到质量可靠且造价低廉的效果。
传统的挖机,由于臂长有限,不能应用于防渗墙施工,且直接开挖容易造成槽壁坍塌。近年来,机械制造业(如挖改技术)和精细化工(如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突飞猛进,为解决以上问题创造了条件。本工艺采用特种长臂挖机挖槽,巧妙地选用自凝灰浆(水泥加外加剂)固壁、成墙,成为一种质量可靠、造价低廉的新型防渗墙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槽法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方法,率先选用特种长臂挖机成槽;挖槽的同时,采用自凝灰浆护壁,且该浆液可自行凝固,凝固后成为防渗墙墙体的一部分;自凝灰浆中掺入特殊的外加剂,可大幅提高浆液的护壁效果,大幅提高终凝强度,大幅提高防渗性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长臂挖机挖槽,同时在沟槽中注入自凝灰浆作为护壁浆液,该护壁浆液在建造槽孔时起固壁作用,在成墙时起凝结作用,成槽后,将开挖料与自凝灰浆拌合后回填沟槽,拌合物在沟槽中自行凝结,形成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防渗墙。
进一步优选,所述自凝灰浆由水泥、特种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加水拌制而成。
进一步优选,注入自凝灰浆的过程中,对沟槽中的浆液进行比重检测,保证沟槽中浆液的比重范围控制在1.35g/cm3~1.55g/cm3之间,如果比重低于以上域值,则加大自凝灰浆中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如果比重高于域值,则减少自凝灰浆中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通过调节护壁浆液的比重来保证护壁效果,防止塌方。
进一步优选,在施工前,先清理、平整场地,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标示防渗墙轴线,向高速搅拌制浆机中加入自凝灰浆配料,并通过清水泵泵入配比量的水,搅拌形成自凝灰浆,先采用普通挖机挖出一定长度的导浆槽,然后采用长臂挖机挖掘,同时通过浆泵注入自凝灰浆,并在挖掘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浆液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质量更好
(1)由于本工艺采用自凝灰浆护壁,无需分序(分幅)施工,不会出现开叉现象。而“开叉”这种质量缺陷,是大多数传统工艺的通病。
(2)没有墙底沉渣的质量缺陷。因为本工艺在造槽过程中采用水泥浆液护壁,即使开挖过程中有少量挖渣未清理干净,也将会固结成墙体材料,不像传统工艺的沉渣,呈松散状而成为渗漏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2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