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安检仪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2192.3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加;黄荣胜;何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安检 系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安检仪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气流采集单元、检测传感器、可控振荡电路、信号调理单元、信号处理器单元、样本库、显示报警单元和网络通讯单元;气流采集单元用于吸附空气气流到安检仪内部,气流流过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为分子烙印炸药探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将易燃易爆物含量信息转化成晶振频率并输入到后级信号转换电路。本发明结合压电晶体检测传感器的质电灵敏转换特性实现对乘客携带炸药的灵敏探测,通过非接触式测量,将检测传感器探测到的易燃易爆物含量信息转化成晶振频率信息,经过信号处理器单元的处理,最终得到检测物品类型、浓度信息的处理,当显示频率、浓度值,过大时会自动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安全领域,涉及车门安检技术,具体是一种车门安检仪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共场所、公交车辆内等人群密集地区的恐怖爆炸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爆炸物因其配制和生产的简便性,且能造成数人的死伤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成为迄今为止恐怖犯罪活动的最常见形式。
因此,对于易燃易爆物进行提前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集会、重要活动的期间,能够及时防控,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使之成为一项维护公民安全,预防意外发生的必要手段。公共交通车辆作为城市民众出行的首选,车内人员密集,发生伤亡事件造成社会影响极大,也往往成为不法分子制造恐怖活动的目标。
因此,研制出车辆专用安检仪,对于提升我国安保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安检仪系统及检测方法,以生物检测技术为手段,通过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对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聚合物进行检测,通过非接触式测量,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车门入口处的乘客身上或随身携带物品上吸附的分子颗粒物,并显示相应的检测物品成分和其含量,当含量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进行显示和报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门安检仪系统,包括气流采集单元、若干个检测传感器、可控振荡电路、信号调理单元、信号处理器单元、样本库、显示报警单元和网络通讯单元;其中,所述气流采集单元与信号处理器单元相连接;若干个所述检测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单元交互式相连接;所述可控振荡电路分别与信号调理单元、信号处理器单元交互式相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信号处理器单元交互式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与样本库、显示报警单元、网络通讯单元交互式相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用于采集车辆门控信号,当检测到车门打开时,信号处理器单元向气流采集单元传输控制信号;所述气流采集单元为一负压产生装置,用于在安检仪正对车门气流产生一侧产生一个负压区,用于吸附空气气流到安检仪内部,并将空气气流通过管道流过若干个检测传感器;若干个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分子烙印炸药探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将探测到的易燃易爆物含量信息转化成晶振频率并输入到后级信号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采集单元接收信号处理器单元采集车辆门控信号,当检测到车门打开时,信号处理器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气流采集单元控制气流流动,并将流动的气流进行收集,气流通过管道流过若干个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振荡电路为一数控频率可变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信号处理器单元转换电路产生两个可变控制信号,自动控制正弦波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幅度不变的振荡信号并进行多路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分别与若干个检测传感器、可控振荡电路相连接,分别对每一个传感器与可控振荡电路的输入信号进行混频,由检测传感器产生的检测信号和可控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信号被分别送入到相应的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产生差频输出,再经过LC谐振滤波器取出其差频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后,输入到信号处理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2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槽单面紧固件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内测爆炸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