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顶脱模机构及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2284.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机构 铸造 模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以及铸造模具,其中,斜顶脱模机构包括:顶杆,顶杆一端设置有第一钩接部,第一钩接部包括第一钩槽和第一卡钩;斜顶,斜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钩接部,第二钩接部包括第二钩槽和第二卡钩,第一卡钩卡入第二钩槽内,第二卡钩卡入第一钩槽内;以及衬套,衬套套设在顶杆上,衬套抵压在第二钩接部上。本申请提供的斜顶脱模机构,衬套抵压在第二钩接部上,第二钩接部抵压在第一钩接部上,增大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压力,即增加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第一钩接部与第二钩接部滑脱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斜顶脱模机构的使用可靠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及具有该斜顶脱模机构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本申请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申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申请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在生产铸造产品时,常常遇到产品侧面倒扣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脱模机构上设置斜顶结构来对产品进行脱模。相关技术中,为保证斜顶结构的强度都会设计成双节式斜顶。但是在斜顶结构对产品进行脱模的过程中,双节式斜顶之间的连接容易失效,导致产品顶出不顺,需要经常维修、更换,停机维修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以及铸造模具,斜顶脱模机构的失效的概率低、使用可靠性高,能够将铸件顺利地从铸造模具中脱出,提高了铸件的脱模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一端设置有第一钩接部,所述第一钩接部包括第一钩槽和第一卡钩;斜顶,所述斜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钩接部,所述第二钩接部包括第二钩槽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卡入所述第二钩槽内,所述第二卡钩卡入所述第一钩槽内;以及衬套,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衬套抵压在所述第二钩接部上。
本申请提供的斜顶脱模机构,衬套抵压在第二钩接部上,第二钩接部抵压在第一钩接部上,增大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压力,即增加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第一钩接部与第二钩接部滑脱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斜顶脱模机构的使用可靠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钩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衬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
优选地,所述衬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斜面。
优选地,所述凸起在所述衬套轴向上的高度为2 mm ~3mm。
优选地,所述凸起沿所述衬套径向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上底的长度为0.5 mm ~1mm。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斜顶轴线之间的角度为25°~35°。
优选地,所述衬套上还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钩接部和所述第二钩接部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优选地,斜顶脱模机构还包括层叠设置的上顶出板和下顶出板;所述衬套与所述上顶出板连接,所述顶杆穿过所述上顶出板与所述下顶出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衬套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上顶出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之间;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衬套固定在所述顶杆上,所述下顶出板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之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斜顶脱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2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