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3009.1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益全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改良 石膏 营养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磷石膏:40‑60份;菌包:15‑30份;山草粉:15‑35份;熟石灰:5‑10份;油枯:15‑2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青蒿:8‑16份;刺黄连:3‑8份;糖化酶:2‑5份;玻璃粉:5‑9份;将上述原料经过烘干磨成粉后混合发酵,得到营养土,并且按照每亩地2‑3吨的用量覆盖后翻耕使用。本发明通过菌包提供生物菌群,快速分解土壤中的无机化合物和金属盐,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并且糖化酶提供生物活性酶,有利于生物菌群平衡,同时起到催化作用,促进分解有机物提供养分,恢复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形成长期较稳定的状态,并且降低成本和工程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化扩张过快、过大,工业发展迅猛,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然而,中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占69.27%,分布在平原和盆地的仅占30.73%,由于干旱缺水,矿业开采导致大量耕地、草地荒芜,利用难度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其它限制因素,使中国60%以上的耕地质量相对较差。此外,由于化学肥料与农药的过度使用,部分土壤退化严重,盐碱地和土壤酸化严重,导致耕地减产甚至无法耕作农作物。耕地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土壤改良是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通常通过改良土壤结构的土壤性质实现,使用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土是其中的有效途径。
此外,为了保护耕地,国家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保证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改良土壤,采取耕作层剥离和移土培肥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等多种方式,使新补充与被占用的耕地数量质量相匹配。
无论是为了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而对山地、坡地、盐碱地等土壤进行改良,还是为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证耕地的优良性,利用土壤改良剂或营养土对不满足耕作的土地进行改性都是必要的有效途径。目前使用的土壤改良剂多为石膏、石灰、植物秸秆以及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效用单一,不仅用量大,每亩土地使用4-5吨,增加运输和施工成本,而且见效慢,不能立即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并且有效期短,每年需要施用3-4次,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改良土壤酸化或碱化、重金属物质含量高的问题,解决传统土壤改良方法见效慢、用量多,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磷石膏:40-60份;菌包:15-30份;山草粉:15-35份;熟石灰:5-10份;油枯:15-2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青蒿:8-16份;刺黄连:3-8份;糖化酶:2-5份;玻璃粉:5-9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磷石膏:40份;菌包:30份;山草粉:25份;熟石灰:7份;油枯:18份;磷酸二氢钾:8份;青蒿:12份;刺黄连:6份;糖化酶:4份;玻璃粉:7份。
进一步的,所述青蒿为新鲜青蒿植株,保证青蒿药性充足。
一种生物活性酶改良磷石膏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将山草粉、青蒿和刺黄连分别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5-25%后磨成50-70目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益全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益全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膜机
- 下一篇:一种巴氏合金线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