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3123.4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鲁平;叶发林;袁飞;金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5/07;A01N63/4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纹 夜蛾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病毒的浓缩;(2)细胞的培养;(3)病毒的接种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多角体病毒的生产效率,缩短多角体病毒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特异性强,对斜纹夜蛾特效,对人畜及其他生物安全,对抗药性、顽固性害虫作用突出,使用后不会产生抗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杀虫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迫切希望绿色甚至有机消费,并迫切希望有对环境和人类无危害的农药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食用的安全。
目前,农民施用的农药,大多是化工原料制成,化学农药能快速杀死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其亦会残留在农作物上或进入人类生态循环系统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农作物的污染是其叶茎直接吸附和从根部渗透吸收,化学农药的施放,如农药残留物有有机磷、有机氯等,人类每天在摄取含有农药残留物的蔬菜、水果以及水等都会危害身心健康。因此施用化学农药过多会使得这些农作物常因残留农药成分过高而被国内外销售市场拒绝,造成不少农产品滞销。
化学农药经常使用会使部分害虫产生抗药性,这会使得害虫防治变得更加艰难,但以生物治虫的生物农药对农作物无任何副作用,且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能更好的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保障,对人类的生态循环系统也无任何的毒副作用。
昆虫病毒不仅被广泛用作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以编码医学、药学和兽医学上重要的蛋白物质,而且还因其特异性强的优势而用来作为农业、林业上害虫的重要杀虫剂。目前商业上或者相关技术上的多角体病毒产品大多数还是通过培养昆虫幼虫感染病毒所得,这种方法既昂贵、费时,又很难大规模生产,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制备方法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又没有适切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产量高,生产周期短,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病毒的浓缩:将游离态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接种到纹夜蛾细胞系,培养一段时间后经离心分离得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即得浓缩型的病毒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2)细胞的培养:将斜纹夜蛾SL-1细胞系培养至300-400w/ml后分装到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沉淀物重悬,然后分装并稀释成不同密度的细胞液;
(3)病毒的接种:将上述步骤(1)中制备的游离态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接种到上述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细胞液中并培养一段时间后经离心分离,收集得到的上清液用作再次侵染的毒源,收集得到的细胞沉淀物经粉碎后即制得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