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3246.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江;李书勇;林雪华;甘宗跃;石万里;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端 直流 输电 系统 线路 保护 控制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当前的建设时期;其中,第一期建设时期用于建设换流站A和换流站C;第二期建设时期用于在第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换流站B;检测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直流线路;根据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当前的建设时期和故障直流线路,控制相应的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了对不同建设时期的选择逻辑,能满足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的建设时期的线路保护,避免了对线路保护程序和系统硬件结构的较大调整,有效地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加快了建设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工程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是指含有多个整流站或/和多个逆变站的直流输电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输电方式。三端直流输电系统通常包含站A、站B和站C三个换流站,站A和站B之间通过直流线路1连接,站B和站C之间通过直流线路2连接。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工程存在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为了使多端直流输电工程能够尽快投入运行,通常采用分期建成的技术。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的第一期建设送端换流站A、受端换流站C,以及直流线路1和直流线路2,形成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并可以投入运行。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的第二期则在第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换流站B,以使换流站A、换流站B和换流站C形成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并投入运行。
由于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和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电气结构不同,其直流线路保护原理也不尽相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进度,相应地调整直流线路保护策略,甚至需要对直流控制保护接线进行调整。因此,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分期建设过程中,采用现有技术的线路保护方法,调整过程错综复杂,容易出错。同时因为控制策略和硬件设计的较大改动,不利于节省成本和加快建设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能满足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的建设时期的线路保护,避免对线路保护程序和硬件的较大调整,有效节省了建设成本,加快了建设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保护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当前的建设时期;其中,所述建设时期包括第一期建设时期和第二期建设时期,所述第一期建设时期用于建设换流站A和换流站C;所述第二期建设时期用于在第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换流站B;
检测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直流线路;
根据所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当前的建设时期和故障直流线路,控制相应的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其中,所述线路保护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期建设时期配置的换流站A的1段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1的全段线路;换流站C的1段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2的全段线路;以及,在所述第二期建设时期配置的换流站A的2段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1的局部线路;换流站C的2段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2的局部线路;换流站B的第一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1的全段线路;和换流站B的第二线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直流线路2的全段线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换流站A的2段线路保护模块具体用于:保护所述直流线路1上靠近所述换流站A的80%以内的线路区域;
所述换流站C的2段线路保护模块具体用于:保护所述直流线路2上靠近所述换流站C的80%以内的线路区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线路保护模块包括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和直流线路电压突变量保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2段线路保护模块的定值门槛高于所述1段线路保护模块的定值门槛,且所述2段线路保护模块的延迟时间小于所述1段线路保护模块的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