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3286.2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平;鲁仕国;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2 | 分类号: | C04B40/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模型 体积 混凝土 不同 季节 温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该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包括质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可视化模块和智能降温模块。该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和控制具有简便、直观、可视化、质量监测,降低施工管理人员的负担的优点而且可以很直观的向施工管理人员传达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甚至是整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智能温控装置已经普遍运用,但由于施工体量巨大,施工时间长,而且在每个季节都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传统的温控措施或者是现技术条件下的温控措施仍旧是一套温控标准,并没有找到一套适用于不同季节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温控方法。
传统的温度监测及控制只是用一系列的数据来体现,想要得到需要的信息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任务量巨大而且无法很直观的向施工管理人员传达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甚至是整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为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温控措施或者是现技术条件下的温控措施仍旧是一套温控标准,并没有找到一套适用于不同季节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温控方法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包括质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可视化模块和智能降温模块,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质量监测模块进行设置:首先通过人机交互端设置各季节下各施工环节设置预设标准温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采集各施工环节的温度,进入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对比,得出结果,对施工员进行预警;
S2:对温度监测可视化模块进行设置:首先进行BIM建模,在模型里进行温度传感器、冷却管的最优布置,参照模型进行实际布设,其次将模型输入数据处理中心,对模型与实际进行关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此模块开始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中心;
S3:对智能降温模块进行设置:在S2的数据中心处理后将停止、开始、功率等指令发往水泵系统,控制水泵工作,达到降温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关联的模型里相应位置以不同颜色体现温度数据,最后输出到LED大屏、手机、平板等可视化设备上,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直观、可视化。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BIM模型大体积混凝土不同季节温控装置及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和控制具有简便、直观、可视化、质量监测,降低施工管理人员的负担的优点而且可以很直观的向施工管理人员传达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甚至是整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运行图;
图2为质量检测模块系统图;
图3为温度监测可视化模块系统图;
图4为智能降温模块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