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相电流重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3988.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林;曹鑫;邓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5/08 | 分类号: | H02P25/08;H02P25/092;H02P5/46;H02K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开关 磁阻 电机 相电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相电流重构系统,所述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机,第一和第二电机均为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第一和第二电机的定子极数均为12,转子极数均为4,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子齿极存在15°机械角度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容(C),第一~第十二开关管(T1~T12),第一~第十二二极管(D1~D12),第一~第三电流传感器(LEM1~LEM3);第一电流传感器(LEM1)配置于第一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11)、B相第一个绕组(B11),以及第二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21)、B相第一个绕组(B21)上;第二电流传感器(LEM2)配置于第一电机B相第一个绕组(B11)、C相第一个绕组(C11),以及第二电机B相第一个绕组(B21)、C相第一个绕组(C21)上;第三电流传感器(LEM3)配置于第一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11)、B相第一个绕组(B11)、C相第一个绕组(C11)上,或者配置于第二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21)、B相第一个绕组(B21)、C相第一个绕组(C21)上;
第一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1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T1)源极、第一二极管(D1)阴极,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T2)漏极、第二二极管(D2)阳极;第二电机A相第一个绕组(A21)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T3)源极、第三二极管(D3)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T4)漏极、第四二极管(D4)阳极;第一电机B相第一个绕组(B11)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T5)源极、第五二极管(D5)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管(T6)漏极、第六二极管(D6)阳极;第二电机B相第一个绕组(B21)的一端连接第七开关管(T7)源极、第七二极管(D7)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八开关管(T8)漏极、第八二极管(D8)阳极;第一电机C相第一个绕组(C11)的一端连接第九开关管(T9)源极、第九二极管(D9)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十开关管(T10)漏极、第十二极管(D10)阳极;第二电机C相第一个绕组(C2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开关管(T11)源极、第十一二极管(D11)阴极,另一端连接第十二开关管(T12)漏极、第十二二极管(D12)阳极;
第一开关管(T1)漏极、第三开关管(T3)漏极、第五开关管(T5)漏极、第七开关管(T7)漏极、第九开关管(T9)漏极、第十一开关管(T11)漏极、第二二极管(D2)阴极、第四二极管(D4)阴极、第六二极管(D6)阴极、第八二极管(D8)阴极、第十二极管(D10)阴极、第十二二极管(D12)阴极均连接第一电容(C)的一端;
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二极管(D3)阳极、第五二极管(D5)阳极、第七二极管(D7)阳极、第九二极管(D9)阳极、第十一二极管(D11)阳极、第二开关管(T2)源极、第四开关管(T4)源极、第六开关管(T6)源极、第八开关管(T8)源极、第十开关管(T10)源极、第十二开关管(T12)源极均连接第一电容(C)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与系统母线驱动电压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39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纹数据库建立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调整产品价格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