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及其静态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4195.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生;李磊;金平;李欣;韩天竹;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76;B01D53/34;B01F2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硝喷氨 混合 系统 及其 静态 混合器 | ||
1.一种静态混合器,其设置在烟道中,其特征在于,该静态混合器为一层或多层,每一层包括:
多个导流组件,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烟道中,所述多个导流组件引导烟气发生水平碰撞,每一个所述导流组件包括:
进气通道,其沿所述烟道的轴向延伸,所述进气通道由直管和顶板构成;以及
出气通道,其由所述进气通道的顶端外周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出气通道由上翼板和下翼板围合而成,所述上翼板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下翼板与所述直管的顶端相连接;
集灰组件,其与所述烟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集灰组件在所述导流组件之间形成集灰槽,经水平碰撞后,烟气中的粉尘落入所述集灰槽,烟气沿所述烟道向上流动,所述集灰槽的槽口处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向所述集灰槽的底部倾斜,所述集灰槽为V型槽或弧形凹槽,所述集灰组件上设有多个排灰孔,所述排灰孔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底部;以及
排灰管道,其将所述集灰槽中的粉尘排出所述烟道,所述排灰孔与所述排灰管道相连通,所述排灰管道包括:
多个第一竖直段,其与所述多个排灰孔分别连通;以及
排出管段,其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排出管段向下倾斜设置,其末端延伸至所述烟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翼板形成棱台形、棱锥形、圆台形或圆锥形;所述顶板与所述上翼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段设有通断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段的末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排出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段的末端为楔形,所述盖板盖扣在所述末端从而关闭所述排出管段;当所述排出管段内积累的粉尘对所述盖板的压力超过所述盖板的重力时,所述盖板掀起从而打开所述排出管段,排出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竖直段共用一个所述排出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静态混合器为多层时,上下相对应的排出管段的末端通过第二竖直段相连通,粉尘由所述第二竖直段排出。
8.一种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
多个氨气喷嘴;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混合器,所述多个导流组件与所述多个氨气喷嘴相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1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底座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断电保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