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3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4521.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龚开圳;裴磊;苏恒;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7 | 分类号: | H04L67/1097;H04L67/12;H04L9/40;H04L67/1095;H04L41/08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3s 平台 联盟 区块 系统 实现 方法 装置 | ||
一种基于K3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实现方法及装置,该联盟区块链系统包括:由主节点及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主节点连接的多个工作节点组成的集群节点;主节点包括:主节点服务器及设置在主节点容器载体上的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容器及联盟区块链网络主节点容器;主节点服务器提供对外API接口;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容器用于对联盟区块链节点及联盟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对容器载体进行动态关联,并在联盟区块链节点上部署智能合约;工作节点包括:工作节点服务器及设置在工作节点容器载体上并相互连接的联盟区块链网络工作节点容器及智能合约容器;工作节点服务器接收所述主节点的指令,根据指令运行工作节点容器载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区块链及云计算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K3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信任,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及企业也开始运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一些问题。
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区块链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联盟链是指有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
联盟链需要若干机构共同参与,每个机构都可以是一个节点,故而存在联盟链节点需要部署在不同机构的场景,而不同机构之间提供的计算资源条件存在差异,例如有Raspberry Pi(树莓派)之类的小型产品或者边缘终端,也有亚马逊云服务的a1.4xlarge32GiB服务器之类的大型产品。这使得目前的联盟链的参与门槛存在计算资源条件上的限制,使得联盟链部署、运营、管理面临许多困难;对于各类想参与联盟链的机构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K3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实现方法及装置,以降低联盟区块链参与方对于计算资源设备的门槛,同时对不同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使联盟区块链能高效部署。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K3S平台的联盟区块链系统,该联盟区块链系统包括:由主节点及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主节点连接的多个工作节点组成的集群节点;
所述主节点包括:主节点服务器及设置在主节点容器载体上的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容器及联盟区块链网络主节点容器;所述主节点服务器提供对外API接口;所述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容器用于对所述联盟区块链节点及联盟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对容器载体进行动态关联,并在联盟区块链节点上部署智能合约;
所述工作节点包括:工作节点服务器及设置在工作节点容器载体上并相互连接的联盟区块链网络工作节点容器及智能合约容器;所述工作节点服务器接收所述主节点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运行所述工作节点容器载体。
一实施例中,所述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容器包括:
认证服务器,用于进行联盟区块链管理控制台的身份认证;
K3S集群节点管理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集群节点进行管理,并对容器载体进行动态关联;
联盟区块链网络管理服务器,用于联盟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
智能合约服务器,在联盟区块链网络节点上部署智能合约;
日志服务器,用于采集集群节点及联盟区块链网络节点的日志并输出采集的日志;
证书服务器,用于生成集群节点及联盟区块链网络节点证书;
仪表板服务器,用于查询集群节点、联盟区块链网络及智能合约运行状况,并以图表形式呈现。
一实施例中,所述K3S集群节点管理服务器包括:
节点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集群节点进行新增、退出及运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