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4550.4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秦伦华;邓东林;陈俊岐;徐驰;刘旭;易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52 | 分类号: | H01R4/52;H01R4/50;H01R1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连接 接线 端子 | ||
1.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排(100),包括接线孔(101)、位于所述接线孔(101)内的连接件(102)、与所述连接件(102)连接的端头(103),所述接线排(100)表面开有至少两个接线孔(101);
压紧单元(200),包括与所述接线孔(101)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套(201)、位于所述对接套(201)内的压紧芯(202),所述压紧芯(202)设置有通孔(202a);
线缆(300),包括与所述连接件(102)接触的导线(301),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线(301)的绝缘层(302),所述线缆(300)穿过所述通孔(202a);
所述对接套(20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变径(203),所述压紧芯(202)一端连接有第二变径(204),所述第二变径(204)位于所述第一变径(203)内侧;所述第一变径(203)的内表面为锥型面,所述第二变径(204)的外表面为锥型面;
所述第二变径(204)的端部延伸形成按压端(204a),所述按压端(204a)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变径(203)较小端的内径;
所述第二变径(204)设置有压紧孔(204b),所述压紧孔(204b)由通孔(202a)向所述第二变径(204)外侧通透形成,所述压紧孔(204b)轴心与所述第二变径(204)外侧锥面的母线相垂直;
所述压紧单元(200)还包括滚柱(205),所述滚柱(205)设置在所述压紧孔(204b)内,所述滚柱(205)与所述压紧孔(204b)间隙配合,所述滚柱(205)两端为半球形,所述滚柱(205)一端与所述第一变径(203)抵触,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层(302)抵触;
所述接线孔(101)设置有放置槽(101a),所述连接件(102)包括锥体(102a)、滑动圆台(102b),所述锥体(102a)与所述导线(301)接触,所述滑动圆台(102b)在所述放置槽(101a)内;
所述端头(103)包括金属片(103a)、导接件(103b),所述金属片(103a)伸出所述接线孔(101),所述导接件(103b)位于所述放置槽(101a)内并通过连接弹簧(10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弹簧(104)一端与所述滑动圆台(102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接件(103b)连接;
所述接线排(100)还包括紧固件(105),所述金属片(103a)穿透所述紧固件(105),所述紧固件(105)将所述导接件(103b)封堵在所述放置槽(101a)内;
所述接线排(100)还设置有透光孔(106),所述透光孔(106)由所述接线排(100)通透至所述接线孔(101)形成,所述透光孔(106)外设置有防尘板(107),所述防尘板(107)为透明材质;
所述接线孔(101)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101b),所述对接套(201)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201a),所述第一螺纹(101b)与所述第二螺纹(201a)配合连接;
所述压紧单元(200)还包括压盖(206),所述压盖(206)与所述对接套(201)具有第二螺纹(201a)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盖(206)侧面设置有第三螺纹(206a),所述对接套(201)具有第二螺纹(201a)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螺纹(201b),所述第三螺纹(206a)与所述第四螺纹(201b)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200)还包括第二弹簧(207),所述第二弹簧(207)位于所述对接套(201)内,且一端与所述压盖(20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芯(2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206)还设置有与所述通孔(202a)同轴心的导孔(206b),所述导孔(206b)直径大于所述线缆(300)的直径,所述导孔(206b)靠近所述压紧芯(202)的一端为锥形面(206b-1),另一端设置有拆卸槽(206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5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