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发泡补强胶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5093.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德;尚明勇;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钧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5/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9J7/30;C09J7/10;C08J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余义丽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胶片 | ||
为解决现有汽车补强胶片厚度固定,补强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发泡补强胶片。所述补强胶片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物质组成: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1‑10;碳酸钙5‑50;海因环氧树脂10‑40;发泡剂1‑5;邻酞酸二丁酯5‑20;过氧化物硫化剂0.1‑1;固化剂1‑10。本发明势在于应用此补强胶片的补强胶片更轻,有利于推动汽车的轻量化。以及其微孔发泡能够增加补强胶片本身的强度,在发泡情况下,补强倍率还能达到5‑6倍。同时由于中孔结构的存在,阻尼减震效果更优良,以及微孔的存在可以分散环氧固化时补强胶片的应力,补强胶片应用时,有更好的随型性,不会使钢板产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钢板补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发泡补强胶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品质的不断提高,汽车正朝着高速、轻量、节能和舒适的方向发展,因而汽车对NVH性能(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汽车车身的结构发生改变,如外板薄壁化,结构件中空化等,该现象将影响汽车的NVH性能,并且其安全隐患将对乘员造成伤害。为了解决这种以达到节能减耗目的而使用薄钢板作为车身材料,减轻车身重量,导致车身的机械强度不高的问题,可车身钢板局部使用补强胶片,来增强车身的抗冲击能力。
补强胶片,又称为补强片,环氧结构片或环氧树脂补强板,主要用于车门、车顶、引擎盖、行李箱盖等大面积钣金部位。可增强粘接部位的局部刚度,增加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的使用安全性,减轻汽车的重量、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补强胶片厚度都是固定的,对汽车轻量化的作用有限,补强倍率效果不够理想,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加速,迫切需要补强胶片在此领域进行提高升级,更大限度的轻量化,高强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汽车补强胶片厚度固定,补强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发泡补强胶片。
本发明一种高发泡补强胶片,所述补强胶片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物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二氰二胺。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为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胶片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物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海因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2602mol/100g,平均分子量为769。
进一步的,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5%。
本发明中,邻酞酸二丁酯替换传统的DOP增塑剂,使其与环氧树脂有更良好的相容性,所以其补强倍率会更大一点,以海因环氧树脂替换传统的双酚A环氧树脂,其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更小,有助于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施工性都能保持一致。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替代传统的丁腈橡胶,解决了发泡剂与环氧树脂相容性不好的问题,同时提升了补强胶片的初始粘结力。以过氧化物硫化剂替换传统的硫磺硫化剂,产品更环保。
本发明的补强胶片可进行发泡,发泡后的厚度能够增加1-2倍。其优势在于应用此补强胶片的补强胶片更轻,有利于推动汽车的轻量化。以及其微孔发泡能够增加补强胶片本身的强度,在发泡情况下,补强倍率还能达到5-6倍。同时由于微孔结构的存在,阻尼减震效果更优良,以及微孔结构可以分散环氧树脂固化时补强胶片的应力,产品应用时,不会使钢板产生变形,有更好的随型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补强倍数试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钧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钧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