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5955.X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邹瑟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检测 血清 尿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方法,属于血清中尿酸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向待检测的血清中加入尿酸酶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向混合液A中加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钯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得到混合液B;向混合液B中加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得到混合液C;S4:将混合液C置于37℃的恒温环境中15~25min进行育温,然后室温环境内静置8~12min,得到混合液D;测定混合液D在420nm处的吸光度值,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度值带入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尿酸的浓度;对血清中尿酸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使检测体系简单化同时减少影响因素,降低试剂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清中尿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血清尿酸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其实验原理为:尿酸可被尿酸酶氧化,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过氧化氢使3,5-二氯-2-羟苯磺酸(DHBS)和4-氨基安替比林(4-AAP)缩合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在5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其吸光度值与尿酸含量成正比;该方法中采用的过氧化物酶为天然的蛋白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检测方法中,但是由于天然的蛋白酶具有性质不稳定、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较低、提纯以及储存较困难等等缺点,如在过酸、过碱以及高温条件下容易失活,这也使得天然酶的使用条件变得苛刻,窄范围的使用条件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待检测的血清中加入尿酸酶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
S2:向混合液A中加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钯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
S3:向混合液B中加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C;
S4:将混合液C置于37℃的恒温环境中15~25min进行育温,然后室温环境内静置8~12min,得到混合液D;
S5:测定混合液D在420nm处的吸光度值;
S6: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度值带入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尿酸的浓度。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钯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简写为:MCA-Pd NP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简写为:ABTS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钯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钯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加入之后,就只需要加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代替原有的3,5-二氯-2-羟苯磺酸和4-氨基安替比林,对血清中尿酸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使检测体系简单化同时减少影响因素,降低试剂成本和使用范围扩大,具有实际意义,为临床检测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临床血清尿酸检测方法研究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尿酸被尿酸酶氧化,生成尿囊素和H2O2,H2O2在MCA-Pd NPs的作用下产生O2,O2将底物ABTS2-氧化成为显绿色的自由基ABTS·-,因此液体由无色转变成绿色,在4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其吸光度值与尿酸含量成正比。
进一步限定,步骤S6中计算公式由以下步骤得到:
A1:参考尿酸浓度的临床检测范围,设定6个的工作标准液,每个工作标准液的浓度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未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