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6089.6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戴丹锋;曹利刚;聂舒乐;张学华;刘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国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去除 工艺 | ||
1.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过滤:通过废水收集池对工业废水进行统一收集,然后将废水输入初次沉淀池,通过格栅和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
2)、厌氧反应:将经过步骤1)过滤的废水输入厌氧反应池进行反应,利用厌氧反应池内部的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将活性污泥处于短时间的厌氧状态中,储磷菌把储存的聚磷酸盐进行分解,提供能量,并大量吸收废水中的BOD、释放磷、使废水中BOD下降,磷含量升高;
3)、好氧反应: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溶液输入好氧反应池进行反应,利用好氧反应池内部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溶液中的有机物,使得水中的NH3-N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
4)、回流反应: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混合液回流至兼氧反应池进行反应,兼氧反应池内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反应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2而释放;
5)、加药处理:将经过步骤2)和步骤3)处理的溶液输送至最终沉淀池,并在最终沉淀池内投加氨氮去除剂对废水进行最终处理;
6)、检验排放: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溶液输送至清水池,在经过多次检验,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氨氮去除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次氯酸钠10-15份、次氯酸钙20-30份、磷酸镁10-15份、高锰酸钾5-10份、氯化钙15-20份、矿物微胶囊15-20份,将以上粉剂按比例混合成为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微胶囊材料的水份含量在5-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微胶囊,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氧化硅80-100份、氧化铝10-15份、氧化钠1-5份、氧化钙5-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微胶囊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钠、氧化钙按比例混合成为混合剂;
2)将混合剂加热到950-1200度,并在保持3小时后进行冷却;
3)将混合剂料热改性,热改性温度为200-500度,且热改性保持时间为3.5小时;
4)得到制备完成的矿物微胶囊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氨氮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最终沉淀池内投加氨氮去除剂前,先在最终沉淀池内投加氢氧化钠,以将最终沉淀池内的水的PH调节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国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国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60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及炉顶水密封盖
- 下一篇:防误登杆安全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