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及具有其的止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6518.X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宽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1/00 | 分类号: | E01B11/00;E01B1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石辉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钢轨 用无孔 紧固 具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及具有其的止锁装置,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包括块体,块体沿第二方向依次具有第一夹板配合面、第二夹板配合面、钢轨配合槽和连接部,第二夹板配合面为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第二夹板配合面以面面接触的方式贴合到夹板的非钢轨接触面;第一夹板配合面沿第三方向向外突出于第二夹板配合面;钢轨配合槽以沿第三方向向内凹陷,恰好能够为钢轨的轨头提供容纳空间;连接部沿第三方向向外突出于第一夹板配合面,用于连接另一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连接部与钢轨配合槽共用钢轨配合槽远离第二夹板配合面的内侧面,内侧面为钢轨的轨头底面提供向上支撑力。本发明在无需对钢轨进行钻孔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对夹板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钢轨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及具有其的止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铁路线路上的无缝化要求,将两根钢轨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钢轨焊接接头越来越多。但受焊接技术、现场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焊接后的接头在焊后检查和使用一段时间时都会存在焊接缺陷和伤损问题。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当发现有问题的钢轨焊接接头时,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现有技术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通过钢轨止锁装置予以加固。但是,目前的钢轨止锁装置对夹板的夹紧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及具有其的止锁装置,其无需对钢轨进行钻孔,也能够对接头进行加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块体,所述块体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高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块体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具有第一夹板配合面、第二夹板配合面、钢轨配合槽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板配合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二夹板配合面以面面接触的方式贴合到夹板的非钢轨接触面;所述第一夹板配合面沿所述第三方向向外突出于所述第二夹板配合面;所述钢轨配合槽以沿所述第三方向向内凹陷,恰好能够为所述钢轨的轨头提供容纳空间,所述钢轨配合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三方向向外突出于所述第一夹板配合面,用于连接另一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钢轨配合槽共用所述钢轨配合槽远离所述第二夹板配合面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钢轨的轨头底面提供向上支撑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配合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第三方向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凸起之间的所述第一夹板配合面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向内凹陷的凸台凹槽,所述凸台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恰好能够容纳所述非钢轨接触面上的加强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配合面、第二夹板配合面、钢轨配合槽和连接部之间均采用过渡弧面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缝钢轨用无孔止锁装置,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止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以及夹板,所述夹板适配性地安装在钢轨的两侧轨腰中,每一侧的所述夹板的非钢轨接触面沿所述夹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定位孔,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的定位凸起适配性地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中,通过螺栓穿过两侧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的通孔后旋紧,以将两侧的所述夹板锁紧固定到所述钢轨的轨腰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所述定位孔处各设一个所述定位凸起数量为一个的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止锁装置,所述夹板的加强凸台处设一个所述定位凸起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所述无缝钢轨用无孔止锁装置,该无缝钢轨用无孔紧固件的凸台凹槽卡扣在所述加强凸台外,所述凸台凹槽的内凹深度不小于所述加强凸台的凸出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定位孔临近所述加强凸台设置,另外两个所述定位孔临近所述夹板的两端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宽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宽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6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