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6717.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瞿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氪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净化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管、净化管、器体、出气管,进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管左端外部并且相贯通,净化管右端与器体左端相固定,旋转盘绕着固定轴进行转动,这时凹槽上的颗粒晶体与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发生接触,从而进行反应,减少了二氧化硫在甲醛净化机构表面发生堆积,金属杆底部的转轴在固定杆上端内部进行转动,提高金属杆与甲醛的接触面积,部分二氧化硫在残留在金属杆表面,伸缩管进行延展,这时连接板带动刮板进行下降,连接板与刮板连接处设置的弹簧和刮板的倒圆角结构,更好的对金属杆外表面进行刮动的同时避免刮板对金属杆外表面造成损伤,提高金属杆对甲醛的吸附能力,确保金属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甲醛净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醛,汽车尾气净化器内部设置有铂金属,铂金属作为催化剂,通过铂金属与很多带电物种或电负性原子发生吸附作用,从而对尾气内部的甲醛进行氧化分解,但是由于汽车尾气内部中还含有一定的硫化物,汽车尾气的硫化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随着汽车尾气中的甲醛通过净化器内部,二氧化硫会在铂金属催化剂表面发生堆积,导致铂金属催化剂对甲醛的吸附能力降低,并且铂金属催化剂容易发生中毒,降低铂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甲醛净化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管、净化管、器体、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净化管左端外部并且相贯通,所述净化管右端与器体左端相固定,所述器体右端安装有出气管并且相贯通,所述净化管包括除硫机构、外管、甲醛净化机构,所述除硫机构固定安装在进气管内部,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外管左端外部并且相贯通,所述外管右端与器体相固定,所述外管内部安装有甲醛净化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硫机构包括进管、导向板、转动机构,所述进管固定安装在进气管内部,所述进管左侧内部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转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进管内部,并且转动机构位于导向板右侧,所述进管呈进口端出口窄的结构,所述进管外壁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导向板呈弧形结构,并且上下两端的导向板匀导向转动机构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轴、旋转盘、凹槽、颗粒晶体、存放槽,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进管内部,所述固定轴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旋转盘内部,所述旋转盘外表面嵌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颗粒晶体,所述存放槽嵌在旋转盘内部,并且存放槽与凹槽相贯通,所述凹槽设有六个,并且均匀嵌在旋转盘外表面,所述颗粒晶体为碳酸氢钠固体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甲醛净化机构包括分解器、粉末存框,所述分解器安装在外管内部,所述分解器下端设在粉末存框内部上端,所述粉末存框嵌在外管内部下端,所述分解器共设有四组,并且均匀分布在粉末存框内部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解器包括金属杆、转轴、固定杆、刮动机构,所述金属杆下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固定杆内部上端,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粉末存框内部上端,所述刮动机构位于金属杆上端,所述金属杆为铂金属材质所述固定杆呈圆柱型结构,并且固定杆与金属杆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动机构包括伸缩管、下滑框、连接板、刮板,所述伸缩管下端与下滑框上端相固定,所述下滑框内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表面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金属杆外表面相抵触,所述下滑框呈圆台型结构,所述连接板与刮板直接设有弹簧,并且刮板与金属杆的抵触面设有倒圆角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末存框上设有框体、导流板,所述框体内部与分解器下端相固定,所述导流板固定安装在框体内部上端,所述框体下端呈倾斜角度,并且倾斜较低处设有开口所述导流板呈三角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氪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氪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6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