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7164.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5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帅;张忠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H04B7/0408;H04B7/024;H04B17/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波束被短暂遮挡而导致的波束频繁切换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预测:在终端侧,第一波束在下一时刻的波束强度相对于当前时刻的波束强度的变化幅值。若确定变化幅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该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波束的标识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波束的标识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并获取来自终端的第一波束的方位角。网络设备比较第一波束的方位角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若第一波束的方位角等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则不进行波束切换。若第一波束的方位角不等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则终端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于波束的切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毫米波具有频谱宽、可靠性高、方向性好、波长极短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容易穿过障碍物的缺点。
目前,在接收到第一波束后,接收端会测量该第一波束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等参数。然后,接收端判断测量得到的参数的数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当确定测量得到的参数的数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接收端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由于毫米波极易受到车辆/楼宇的阻挡。相应的,对于接收端而言,波束的相关参数(如上述SINR或RSRP)的数值会比较小。这样,会引发接收端频繁的进行波束的切换操作,降低接收端的处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由于波束被短暂遮挡而导致的波束频繁切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网络设备预测包括:在终端侧,第一波束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波束强度相对于当前时刻的波束强度的变化幅值。若确定该变化幅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该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获取第二波束的标识以及第二波束的方位角。之后,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波束的标识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并获取来自终端的第一波束的方位角。然后网络设备比较第一波束的方位角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若确定第一波束的方位角等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则确定不进行波束切换。
网络设备根据变化幅值预测出终端切换波束的概率。当变化幅值大于预设阈值时,预测终端切换波束的概率较大。这样,网络设备根据预设规则,重新确定出第二波束。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还判断第一波束的方位角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是否相同。若第一波束的方位角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相等,则确定终端无需进行波束切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波束的标识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并获取终端接入的第一波束的方位角。之后,终端比较第一波束的方位角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若确定第一波束的方位角等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则确定不进行波束切换。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描述可知,第二波束是在预测终端切换波束的概率较大时,网络设备确定出的。在接收到第二波束的标识和第二波束的方位角后,终端还判断第一波束的方位角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是否相等。若第一波束的方位角与第二波束的方位角相等,则终端确定无需进行波束切换。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波束切换方法,不仅考虑了波束的幅值变化,还考虑了波束的方位角的变化。只有在波束的幅值变化大于预设阈值,且方位角不相等的情况下,才会执行波束的切换。相比于现有的“在测量的参数的数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就执行波束的切换”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波束切换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终端切换的频率,提高了终端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逆深度神经网络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