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7270.9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田路;夏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81 | 分类号: | H04N21/81;H04N21/433;H04N21/231;H04N21/6587;H04N21/8547;H04N21/2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点 视频 切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到视点切换请求后,检查当前视点的终端本地缓存内容预设时长内是否存在IDR帧;如果预设时长内存在IDR帧,则将该IDR帧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如果预设时长内不存在IDR帧,且缓存内容大于预设时长,则将预设时长后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如果预设时长内不存在IDR帧,且缓存内容不足预设时长,则将缓存末端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清空上报服务器视点切换请求中的时间点之后的终端本地缓存。本发明实现了多视点视频切换中的不同视点时间戳的对齐,使得前后视点的衔接在时间上同步。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播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多视点视频由多个相机组成的相机阵列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对同一场景或物体进行拍摄得到,如图1所示,相对于单视点视频,多视点视频可以提供同一场景或物体多角度的信息,使人们获得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相机阵列采集的多视点视频数据经过编码服务器的编码后传入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由CDN服务器将视频进行流化处理,发送到用户终端(例如电视机顶盒、PC、手机等)。用户通过终端观看时,可以通过如方向键、拖动等方式自由切换多视点视频中的视点以变换角度观看被摄对象的情况,达到相比传统单个视点视频更好的观看体验。
编码服务器对相机阵列采集的多视点原始视频码流进行编码压缩后,形成压缩的多路视频码流,压缩的视频帧一般分为I/P/B三类帧。I帧为关键帧,是构成一个帧组(GOP,Group of Picture)的第一个帧;P帧是未来单项预测帧,只储存与之前一个已解压画面的差值,B帧是双向预测帧,除了参考之前解压过了的画面外,也会参考后面一帧中的画面信息。I帧中包括IDR(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即时解码刷新)帧,IDR帧的作用是立刻刷新,使错误不致传播,从IDR帧开始,重新算一个新的序列开始编码,其具有普通I帧所不具有的随机访问能力,从随机存取的视频流中,播放器永远可以从一个IDR帧播放。
CDN服务器完成对多视点视频内容的流化打包,并针对用户需求,取出某一个视点的视频码流发送给终端。在发送过程中,CDN服务器一般会存在临时保存视频数据的缓存区,同时终端也存在临时保存视频数据的缓存区,CDN服务器及终端缓冲区的视频内容总长可能达到秒级甚至十秒级,故而终端播放的内容与CDN服务器当前处理的内容在时间点上会有较大延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和系统,在多视点视频视点切换时,对切换时间点的当前和下个视点的视频播放进行处理,实现同一时间点上不同视点间视频自然的衔接以完善视点切换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视点视频的视点切换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到用户视点切换请求后,检查当前视点的终端本地缓存内容预设时长内是否存在IDR帧;
如果当前视点的终端本地缓存内容预设时长内存在IDR帧,则将该IDR帧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
如果当前视点的终端本地缓存内容预设时长内不存在IDR帧,且缓存内容大于预设时长,则将预设时长后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
如果当前视点的终端本地缓存内容预设时长内不存在IDR帧,且缓存内容不足预设时长,则将终端本地缓存末端的时间点加入视点切换请求,上报服务器;
清空上报服务器视点切换请求中的时间点之后的终端本地缓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向服务器上报视点切换请求后,还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切换视点后的视频流,具体为:
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视点切换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收纳数据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拔式连接装置和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