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硅穿孔结构的半导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7319.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戴国瑞;林健财;康展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28 | 分类号: | H01L23/52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董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湖口***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穿孔 结构 半导体 组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种具有硅穿孔结构的半导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具有硅穿孔结构的半导体组件包括:设有多个孔洞贯穿过正面侧的第一表面及背面侧的第二表面的衬底;设置于孔洞内的穿通电极;设置于孔洞的内壁的衬层;设置于穿通电极的第一端面上的多个焊垫;设置于正面侧的第一绝缘层,使得每个焊垫的部分表面暴露出来;第一导电组件覆盖所暴露的焊垫及部分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背面侧的第二绝缘层,覆盖位于背面侧的衬层,并使每一个穿通电极的第二端面整个或部分暴露出来;以及设置于穿通电极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导电组件,延伸覆盖到部分的第二绝缘层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硅穿孔结构、及硅穿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晶圆市场需求的急速多样化发展,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尺寸的微缩技术演进已迈入数十奈米之极小尺度。因此晶圆模块必须具备有轻薄短小、低成本、低耗电量、高传输效率、高度多功能异质整合(Hetero-integration)、以及实时上市的需求。则不仅在晶圆层级的制造技术必须加速提升,且在晶圆模块封装层级的封装技术(Package technology)上更是将面临到严峻的挑战。由于晶圆的整合变得相当复杂,封装技术也因此随着产品需求而有所改变。目前高阶产品常见的覆晶接合封装(Flip chip)虽然可以解决短连线的晶圆封装问题,却只能进行单层的晶圆封装,且随着晶体管数目与信号接脚数量(I/O)遽增,覆晶接合封装亦逐渐无法应付凸块间隙小于150μm的封装需求。
又如所谓的多晶圆封装(Multi-chip package,MCP)、POP(Package on package)、PIP(Package in package)等类型的系统级封装技术(System in package,SIP)为例,封装布局必须由二维延伸至三维,大幅增加封装技术的难度。因此,所谓的三维积体电路硅穿孔(3D Integrated Circuits Through Silicon Via,3D IC TSV)技术正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性技术,其可使晶圆由二维平面布局演进至三维垂直堆叠布局。其是利用三维硅穿孔的立体互连技术具有更短的导线互连路径、更低的电阻与电感、更有效率地传递讯号、电力及热能等优势。
三维硅穿孔的制程步骤主要依序为:(1)硅穿孔蚀刻、(2)硅穿孔填充、(3)载板接合、(4)晶圆薄化、及(5)载板脱离等等。仰赖的技术涵盖包括:硅穿孔成形技术、晶圆操纵技术、晶圆薄化技术、接合组装技术、及晶圆测试技术。此些技术涉及的制程工序繁琐,例如需要蚀刻掩膜的干蚀刻(dry etching)、及需要昂贵原料或设备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 Deposition,CVD)、化学机械平坦化(Chemical-Mechanical Planarization,CMP),导致制造成本难以下修。而于硅穿孔蚀刻、载板接合、晶圆薄化等之步骤,常会面临加工的风险,晶圆的支撑强度若是不够,则难以防止晶圆的破裂损伤,而使良率不佳,且所付出的原料成本会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硅穿孔结构的半导体组件,利用三维硅穿孔的立体互连技术具有更短的导线互连路径、更低的电阻与电感、更有效率地传递讯号、电力及热能等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硅穿孔结构的半导体组件包括:衬底,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设置有多个孔洞贯穿过衬底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穿通电极,设置于衬底的每一个孔洞内,穿通电极具有第一端面及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位于衬底的第一表面的一侧,第二端面位于衬底的第二表面的一侧;衬层,设置于每一个孔洞的内壁,从衬底的第一表面的一侧延伸至第二表面的一侧;多个焊垫,每一个焊垫对应并覆盖穿通电极的第一端面、及位于衬底的第一表面的一侧的衬层;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并使得每个焊垫的部分表面暴露出来;多个第一导电组件,覆盖所暴露的每个焊垫及部分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覆盖衬底的第二表面、及位于衬底的第二表面的一侧的衬层;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组件,覆盖每个穿通电极的第二端面,并延伸到部分的第二绝缘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帧插补方法及其视频处理器
- 下一篇:猫狗用修甲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