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用防滑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7503.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九丞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20;E02D5/74;E02D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严宏伟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滑坡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滑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用防滑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固定斜坡,斜坡包括有斜面,斜面垂直等间距设置有螺纹深孔,斜坡底端设置有槽道,防滑坡装置包括有基座、消振紧固件和覆板,基座同轴设置在槽道内,消振紧固件包括有固定头、紧固钢杆、混凝土螺纹柱、让压缓冲件和固定抵接件,固定头设置在螺纹深孔,工作状态下,向螺纹深孔内浇注形成混凝土螺纹柱;固定抵接件同轴设置在螺纹深孔出口处,混凝土螺纹柱外端抵接在固定抵接件另一抵接端,覆板设置在斜坡面上且紧固钢杆贯穿覆板通过固定抵接件与覆板弹性紧固连接,覆板底端抵接在基座顶端,该装置结构稳定,能够有效的防止滑坡土壤滑动,且能够消除振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用防滑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边坡工程,在深基坑边坡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锚索使地基与坡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而现有的防滑坡施工工艺操作繁琐,且稳固性较差。
中国专利CN201810933303.7公开了一种坡面建筑防滑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对地基层斜坡清理:对地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其表面压实紧密;S2斜坡面开孔:在地基层上开设多个锚固深孔;S3钢筋网笼制备:利用多个钢筋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与锚固深孔相配合的条形状的钢筋网笼,并将钢筋网笼置于锚固深孔中;S4浇筑:向锚固深孔注入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使得钢筋网笼与锚固深孔紧固;S5:浇筑完成后,对锚固孔内混凝土产生的空洞处进行二次注浆密实;S6浇筑坡面基体:对地基层斜坡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到钢筋网笼伸出锚固深孔端部,制作带有角度的坡面基体。
该施工工艺防滑结构不够稳定且不具备抗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基坑用防滑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技术方案解决了深基坑滑坡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用防滑坡装置,应用于固定斜坡,斜坡包括有斜面,斜面垂直等间距设置有螺纹深孔,斜坡底端设置有槽道,防滑坡装置包括有基座、消振紧固件和覆板,基座同轴设置在槽道内,消振紧固件包括有固定头、紧固钢杆、混凝土螺纹柱、让压缓冲件和固定抵接件,紧固钢杆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头一端,固定头同轴设置在螺纹深孔最深端,工作状态下,向螺纹深孔内浇注形成混凝土螺纹柱;固定抵接件同轴设置在螺纹深孔出口处且抵接端与斜坡面平齐,混凝土螺纹柱外端抵接在固定抵接件另一抵接端,覆板设置在斜坡面上且紧固钢杆贯穿覆板通过固定抵接件与覆板弹性紧固连接,覆板底端抵接在基座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九丞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九丞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