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键模组及按键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7572.6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魏新;孙坤;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湃瑞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14;H01H13/70;H01H1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模组 机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按键机构,包括:一弹性结构层,其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让位腔以及第二让位腔,第一让位腔位于第二让位腔上方;第一按键结构,其设置于第一让位腔内的顶壁及底壁上,以用于在第一让位腔的顶壁受到按压时产生第一按键信号;第二按键结构,其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一弹性体,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第二让位腔内的顶壁上,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二让位腔内的底壁上,第一弹性体设置于第一电极层的下表面或第二电极层的上表面;第一弹性体用于在第二让位腔的顶壁受到第一按键结构的挤压时,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接通,以产生与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形变量相关的第二按键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键模组及按键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游戏键盘的按键一般通过金属弹片以薄膜电阻式、继电器或电容形式触发信号,通常只有开闭两种状态,无法实现游戏中不同程度的操作反映在游戏键盘按键中的受力变化过程,同时,现有的游戏键盘和普通键盘都是单独设计,用户需要购买两种键盘并在游戏和普通状态下需更换键盘,存在着成本高和更换繁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及按键机构,用以解决现有的游戏键盘通常只有开闭两种状态,无法实现游戏中不同程度的操作反映在游戏键盘按键中的受力变化过程并且游戏键盘和普通键盘单独设计用户需要购买两种键盘并在游戏和普通状态下需更换键盘,存在的成本高和更换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包括:一弹性结构层,其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让位腔以及第二让位腔,第一让位腔位于第二让位腔上方;第一按键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让位腔内的顶壁及底壁上,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让位腔的顶壁受到按压时产生第一按键信号;第二按键结构,其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让位腔内的顶壁上,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让位腔内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下表面或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性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让位腔的顶壁受到所述第一按键结构的挤压时,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接通,以产生与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形变量相关的第二按键信号。
在上述设计的按键模组中,通过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对第一弹性体产生挤压,使第一弹性体由绝缘体转变为导电体进而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接通,同时,第一弹性体的电阻值大小与自身形变量或外部受力大小相关进而可生成根据受力变化调节的第二按键信号,实现游戏中不同程度的操作反映在游戏键盘按键中的受力变化过程;同时,由于第一让位腔通过第一按键结构可生成第一按键信号,第二让位腔可通过第二按键结构可生成根据受力变化调节的第二按键信号,因此,生成第一按键信号的第一按键结构相当于是实现普通开闭功能的键盘,生成根据受力变化调节的第二按键信号的第二按键结构相当于是根据受力变化进而调节游戏中不同程度操作的游戏键盘,实现了两种键盘的融合,节约了用户成本,提高了便利性。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让位腔的顶壁,所述第一弹性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让位腔的顶壁受到所述第一按键结构的挤压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层接通,形成第一电极到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到第二电极的电流通路,以产生与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形变量相关的第二按键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干电极以及多个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主干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分支电极;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分支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依次交替间隔排布并位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之间;每一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分支电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以及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均呈圆弧状;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以及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分布在预设圆周上,所述多个第一分支电极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位于所述预设圆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湃瑞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湃瑞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