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8070.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10/613;H01M10/6563;B01D35/04;F16K15/02;F16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新能源 电池 防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包括外阀体,所述外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外阀体通过螺纹部和电池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上端一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侧一周设置有橡胶吸盘,所述外阀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号通气孔,所述外阀体的上端面并位于一号通气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二号通气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分为两种情况,常规条件下,压力差使单向阀自动开启,主气流通道作为排气通道,在高温条件下,密封板因为动力作用被退出,U型换气流道连通作为排气通道,并且配合小型换气扇,达到换气散热的目的,避免发生高温爆炸的情况,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可以归类为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而燃料电池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等类型,新能源电池在充电和使用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导致气压急剧升高,严重时甚至会爆炸,因此在新能源电池上会安装用于通气的防爆阀;现有的防爆阀存在以下几个弊端,第一利用泄压推动机构将空气排出的设计过于复杂,排气有延时,不够及时,第二电池在充电和使用时产生的气体中含有部分有害物质,比如汞蒸气,直接向外排出会污染环境,第三利用螺纹安装的防爆阀具有密封不严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电池防爆阀,包括外阀体,所述外阀体的底部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外阀体通过螺纹部和电池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螺纹部的上端一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侧一周设置有橡胶吸盘,所述外阀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号通气孔,所述外阀体的上端面并位于一号通气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二号通气孔,所述外阀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并且和一号通气孔连通设置有主气流通道,所述主气流通道的下端和电池壳体的排气部连通,所述主气流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弹簧和阀瓣,所述阀座通过两组弹簧和阀瓣连接,所述主气流通道上开设有供阀瓣伸入的限位槽,所述主气流通道内接近一号通气孔的位置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外阀体的内部并位于主气流通道的两侧开设有U型换气流道,所述U型换气流道的两端部均与二号通气孔连通,所述U型换气流道内接近二号通气孔的位置安装有小型换气扇,所述螺纹部的底部设置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的下方利用弹簧片连接有金属触头,所述金属触头和螺纹部内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熔断丝,所述开关板电性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位于外阀体的内部,所述电机纵向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二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上均套接有链轮并且利用链条连接两组链轮,所述一号转轴上安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二号转轴上安装有二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部焊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可伸入U型换气流道内。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体上设置有和螺纹部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二号通气孔的直径远大于一号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小型换气扇和电机均受开关板控制,所述外阀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并且与小型换气扇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受弯曲处于绷紧状态,所述熔断丝伸入排气部内。
优选的,所述一号转轴的一端部、二号转轴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U型换气流道的底部和排气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大小和U型换气流道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U型换气流道附近设置有供密封板移动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8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代理重加密的私有数据分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