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9110.8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楚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奥迪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55;H01F27/26;H01F27/28;H01F27/29;H01F27/3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任海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扼流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绕组线圈、磁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芯体包括底座和芯体柱,所述底座具有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和底面相对,所述芯体柱的一端连接顶面,所述底座与芯体柱一体连接,所述绕组线圈位于芯体柱外围,所述绕组线圈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第二电极,所述磁体覆盖芯体柱、底座的除底面以外部分和绕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为缠绕成的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空心线圈,所述绕组线圈同轴的固定在芯体柱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安装在底座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穿过凹槽并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5.一种扼流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扼流圈包括芯体、绕组线圈、磁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芯体和磁体均由非磁性材料与软磁金属材料的混合物制成;
步骤一:所述芯体在模具中以30~50KG/mm2的压力压制成型;
步骤二:所述绕组线圈为预先绕制,将绕组线圈安装在芯体上,所述绕组线圈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步骤三:将磁体覆盖芯体柱、底座的除底面以外部分和绕组线圈,所述磁体加热110-150℃并加以30-50KG/mm2压力模压后制成固定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扼流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金属材料以Fe-Si、Fe-Cr-si、Fe-AL-si中的一种或多种合金粉末组成,所述非磁性材料包括树脂和添加剂,所述芯体的软磁金属材料浓度高于磁体的软磁金属材料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扼流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由单轴或多轴绕线机绕制为空心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的材料为绝缘自粘漆包铜线,所述绕组线圈的截面形状包括扁线或圆线,绕制后的绕组线圈组装在芯体上,绕组线圈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以对向或平行方式弯折贴平于芯体底座,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以激光清理漆皮后沾锡或镀锡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奥迪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奥迪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91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