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9823.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高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翠荣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3/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生产 多功能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两块侧板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第一螺杆的上下两侧还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套;所述固定机构对称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机构的上下两侧对称铰接安装有两根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螺套铰接。本发明通过推拉杆带动固定机构移动,使固定机构靠近钢管移动,在钢管加工时对钢管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摇把带动上料台转动,使弧形板、切割刀头、钻杆和打磨辊对钢管进行抬升、切割、钻孔和打磨,提高钢管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也是一种经济钢材。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有缝钢管分直缝钢管和螺旋缝焊管两种。
现有技术中的钢管加工生产线在钢管出厂前需要按照要求对钢管进行多种加工,这些加工设备单独设置不仅占用厂房空间,而且增加设备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生产用多功能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两块侧板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种旋向相反的外螺纹,第一螺杆的上下两侧还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套;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机构的上下两侧对称铰接安装有两根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螺套铰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周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滑槽,滑槽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滑槽的内部还滑动安装有第二螺套,第二螺套的一侧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螺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贴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根第一螺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上方安装有对皮带以及皮带轮进行保护的保护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安装有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还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气囊,固定环的外侧安装有与气囊相对应的气泵,气泵通过气管与气囊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安装有上料机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的液压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台,上料台为圆筒结构,上料机构的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隔板将上料台内部分为若干加工槽,若干加工槽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弧形板、切割刀头、钻杆和打磨辊,弧形板、切割刀头、钻杆和打磨辊通过伸缩装置安装于各个加工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台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上,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升降架上还转动安装有摇把,摇把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翠荣,未经高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9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