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0005.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祎;程湛;张絮涵;潘舜智;吴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40 | 分类号: | B64C1/40;B64C1/06;B64C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晓峰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干燥 功能 飞机 客舱 天花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所述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冷板,所述冷板安装至飞机客舱天花板内饰层,所述防水透气膜安装成与所述冷板隔开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冷凝腔。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不使用电能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飞机客舱天花板及其内安装的隔热隔音棉的干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飞机运营环境极端复杂,飞机在巡航飞行时,舱外环境温度约为-55℃,空气中水分含量几乎为零,而在舱内,为保证乘客舒适性,舱内温度通常为24℃左右,水分含量约为20%。在湿度差作用下,舱内的热空气透过客舱天花板进入隔热隔音棉,隔热隔音棉另一侧为低温的飞机蒙皮,热空气会在隔热隔音棉中发生凝结。一旦凝结的水分被隔热隔音棉吸收,很难再将其除去。这将导致飞机重量增加,油耗升高,同时会降低隔热隔音棉材料的保温和隔音性能。液态的水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腐蚀,并有使导线短路的风险。
客舱天花板是湿润空气进入隔热隔音棉的必经路径。目前飞机上的干燥系统通常采用转轮除湿,其位于客舱天花板与隔热隔声棉之间。转轮除湿的原理为硅胶转轮依靠多孔性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另一路空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穿过转轮,使转轮中已吸附的水分蒸发,湿空气通过管路排至舱外,以实现舱室干燥。其缺点为硅胶转轮和加热器工作需依靠电源,会额外增加飞机的用电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在不使用电能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飞机客舱天花板及其内安装的隔热隔音棉的干燥功能。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通过一种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来实现,所述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冷板,所述冷板安装至飞机客舱天花板内饰层,所述防水透气膜安装成与所述冷板隔开且在它们之间限定冷凝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不使用电能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飞机客舱天花板及其内安装的隔热隔音棉的干燥功能。
具体地说,防水透气膜具有水蒸气透过性和不透水性,其通过控制膜上微孔孔径来实现防水透气。膜两侧的空气在湿度差作用下单向通过防水透气膜,水滴由于粒径大于微孔孔径而被拦截在防水透气膜的一侧,以达到防水透气的作用。冷板是热的良导体,为水蒸气冷凝提供冷源,通过防水透气膜的水蒸气遇到冷板,被降温冷凝成水滴。冷凝腔是冷板和防水透气膜之间的密闭空间,通过防水透气膜的水蒸气在冷板作用下在冷凝腔中凝结成水滴,冷凝后的干空气通过透过冷板扩散至隔热隔音棉。因此,利用防水透气膜、冷板和冷凝腔收集舱室空气中的水分,保证舱室空气中的水分不会在隔热隔音棉中凝结,并保证冷凝后的液态水不会滴入客舱。
较佳的是,所述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还包括传热构件,所述传热构件安装成连接所述冷板和飞机蒙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利用飞行中低温的蒙皮为冷板提供冷源,而不使用电能。
较佳的是,所述传热构件是热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借助热管能更好地实现冷板与飞机蒙皮之间的传热。
较佳的是,所述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还包括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通过冷凝水收集管路连接至所述冷凝腔的底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备干燥功能的飞机客舱天花板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有效地收集冷凝腔中的水滴,保证冷凝后的液态水不会滴入客舱。
较佳的是,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微孔孔径为0.01μm-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