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0659.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华;魏太尧;苏伟;任远敏;岳巍;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04;B66B1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 升降机 防护 两用 翻板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升降机吊笼前侧笼门由坡道翻板、旋转防护板和竖向防护板组成,三者之间通过钢丝绳联动,当坡道翻板向下转动时,竖向防护板向上滑动,旋转防护板向上转动,坡道翻板可作0°‑95°旋转,旋转防护板可作0°‑90°旋转,竖向防护板可作上下滑动,重点解决了施工升降机两侧和顶部安全防护的难题,将人货进出通道作为单独防护安全通道进行防护,安全防护系数高,易于推广应用。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为避免施工升降机与建筑物碰撞,施工升降机与建筑物之间需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施工工况下,施工升降机距离建筑物不大于50cm,不便于施工方搭设脚手架专用安全通道。同时,多数工况下未考虑人货进出时两侧和顶部无安全防护的问题,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以解决施工升降机人货进出通道使用、安全防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包括吊笼门框,吊笼门框内的门体由坡道翻板、旋转防护板和竖向防护板由下至上依次拼接而成,坡道翻板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于吊笼门框两侧的底部,且两侧铰接轴同轴设置,吊笼门框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导轨,两侧的导轨内均沿竖向滑动设置有滑块,竖向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滑块上以实现竖向防护板沿吊笼门框上下滑动,吊笼门框两侧的中部及上部的还固定有滑轮,两个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坡道翻板上端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所在一侧的两个滑轮后固定于滑块的底部,竖向防护板两侧的上端也分别设置有滑轮,旋转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钢丝绳,两个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旋转防护板两侧的下端,两个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所在侧竖向防护板上端的滑轮后固定于吊笼门框上,旋转防护板的上端与竖向防护板的下端相铰接。
前述翻板门装置中,所述坡道翻板、旋转防护板和竖向防护板均位于吊笼门框内的同一平面状态下,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刚好处于拉直状态。
前述翻板门装置中,还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坡道翻板两侧的扶手横杆和支撑立杆,两侧的扶手横杆的一端铰接于吊笼门框上,另一端与两侧的支撑立杆的上端相铰接,两侧支撑立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坡道翻板的两侧,吊笼门框内的门体打开状态下,坡道翻板上方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施工升降机到达指定楼层后开启翻板门,人员、货物可通过由钢板及防护栏杆制作的登承踏板和铝合金材料制作的防护门安全进出,以解决脚手架安全通道搭设难、承载力低等难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货进出的安全防护系数,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人货进出通道作为单独防护安全通道进行防护,安全防护系数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吊笼门框内的门体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