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务健康和风险健康耦合的卫星健康度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0934.2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陶来发;许庶;赵芹;吕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荣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健康 风险 耦合 卫星 评估 方法 | ||
1.一种任务健康和风险健康耦合的卫星健康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卫星需要执行的每个任务,确定卫星执行每个任务所需的分系统;
根据卫星执行每个任务所需的分系统,确定卫星执行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其中卫星执行的每个任务对应一个卫星层级,每个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包括卫星执行该任务所需的多个分系统和所述多个分系统之间的连接结构;
利用卫星执行每个任务时的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的所述多个分系统之间的连接结构和所述多个分系统中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对卫星需要执行的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和风险健康度进行评估;
对卫星需要执行的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和风险健康度分别进行加权和累加处理,得到卫星任务健康度h和卫星风险健康度rh;
其中,p为卫星需要执行的任务个数;ak为第k个任务在所有任务中的权重;和分别为第k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和风险健康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是每个分系统完成每个任务的能力度量值;
所述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是卫星完成每个任务的能力度量值;
所述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风险健康度是卫星能够承受每个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的能力度量值;
所述卫星任务健康度是卫星完成各个任务的综合能力度量值;
所述卫星风险健康度是卫星能够承受各个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的综合能力度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卫星执行每个任务时的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和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对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和风险健康度进行评估包括:
对于卫星需要执行的任意一个任务,确定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中包括的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
根据所述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包括的多个分系统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确定每个任务的卫星层级的任务健康度和风险健康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机,所述确定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中包括的每个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包括:
对于所述卫星层级的功能结构框图中的任意一个分系统,获取所述分系统中包括的每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一个单机,则将所述单机的任务健康度作为所述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多个单机,则根据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每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确定所述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是每个单机完成每个任务的能力度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每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确定所述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包括: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以串联方式连接,则该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hsubsystem为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n为分系统中单机的个数;为分系统中第i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则该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hsubsystem为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n为分系统中单机的个数;为分系统中第i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以冷备方式连接,则该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hsubsystem为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n为该分系统中冗余单机的个数,其中1个主份单机和n-1个冷份单机;和分别为主份单机和各冷份单机的任务健康度;
若所述分系统包括的多个单机以串联、并联、冷备中的至少两种方式连接,则根据连接方式对应的公式以及该分系统中每个单机的任务健康度,确定该分系统的任务健康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9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