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509.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何淼;胡怀玉;吴晞瑜;栾保华;华亮;李亚军;陈天;徐德政;苏志丽;戴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江苏)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3/00 | 分类号: | G01C23/00;G01J5/00;G01K13/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评价 职业 卫生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包括实时监测系统和中央云处理系统,所述实时监测系统的内部包含有运动路线记录单元、运动状态感应单元以及人体测温单元,所述运动路线记录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可见光相机,所述运动状态感应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计步器和三轴加速度计,所述人体测温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红外线相机和低温黑体炉,所述可见光相机、计步器、三轴加速度计、红外线相机以及低温黑体炉皆与中央云处理系统双向通讯连接,且中央云处理系统的内部包含有安全等级评价单元、报警单元、设置及控制单元。该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不仅提高了该系统的监测质量,而且增强了该系统的安全评价及警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都是各类大中小型不可忽视的一项活动,尤其是部分环境恶劣或人员密集的职业场所(例如化工厂、写字楼等),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程序定期排查工作区域内的人员、设备卫生状况,并实事求是地作出安全评价及相关处理,确保人员及周边环境的相对安全。
但现有的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系统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常规的监测系统中,检测项目较为单一,例如仅通过肉眼观察周围的卫生状况,仅采用人员体温等,但由于许多有害物质肉眼难辨,且许多人员在携带病原初期往往处于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使得检测手段失效,进而导致病原大肆传播且难以精确排查;
2、常规的评价系统中,由于检测单一,使得配套的评价项目及相应的设置、控制模块也较为简陋,且报警模式也缺乏对应安全分级,难以突出警示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具备提高监测质量、增强安全评价及警示效果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检测云系统,包括实时监测系统和中央云处理系统,所述实时监测系统的内部包含有运动路线记录单元、运动状态感应单元以及人体测温单元,所述运动路线记录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可见光相机,所述运动状态感应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计步器和三轴加速度计,所述人体测温单元中设置有若干个红外线相机和低温黑体炉,所述可见光相机、计步器、三轴加速度计、红外线相机以及低温黑体炉皆与中央云处理系统双向通讯连接,且中央云处理系统的内部包含有安全等级评价单元、报警单元、设置及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线相机皆具有变焦距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监控范围。
优选的,所述计步器与三轴加速度计之间、红外线相机与低温黑体炉之间皆一一配对,且低温黑体炉放置于红外线相机和被测目标之间,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标定外部干扰源,确保测量精度。
优选的,所述安全等级评价单元可根据人员运动路线评估接触密度,也可根据人员运动状态、体表温度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出若干等级,不同的评估等级对应不同的报警模式。
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采用语音播放器进行报警提示,且音量可调;可自动拾取多个报警位点,并自动截取该位点处的图像;可通过报警开关开启或关闭报警功能。
优选的,所述设置及控制单元的具体功能内容如下,
①参数设置:色带设置、相机转角调节、监测及报警阈值设置等;
②测温设置:采用鼠标选取全屏区域或局部区域,可显示区域内人员的实时温度,也可同时显示区域内的最高温、最低温;
③录像控制:通过录像开关,可选择报警时是否录像,也可选择手动录像或自动录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江苏)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江苏)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