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2128.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吴银隆;陈鑫宏;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2 | 分类号: | B22F9/12;B22F9/14;C22C9/00;C22C5/08;B01D39/14;D04H1/728;D04H1/438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铜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该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该制备方法通过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来冷却气态合金后,在常温下冷却时,只有裸露在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会被氧化,银金属原子未被氧化,因此,该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能更好,而该纳米合金颗粒的粒径小,那么表面裸露的金属原子数量多,杀菌能力、杀病毒能力强;该制备方法通过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使得惰性气体气流经过过滤孔穿过过滤层,合金颗粒被过滤层截留,有效地减少了纳米合金颗粒随着惰性气体排出,避免浪费了资源,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杀菌材料,已得到公认。纳米银的杀菌效果,更是 其它无机材料难以替代。但是,在纳米银的生产方法上,以及各个行业的推广 应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障碍。
申请号为CN201710834160.X的专利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合金复合纳 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银与铜、锌、镁、铝、钛金属中的至 少一种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 与阴极形成的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 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锌、镁、铝、钛金属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充分混合, 形成气态合金;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0.5~1.5倍音速的空气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快速冷却;收集冷却后的粉体,得到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但仍然存在 以下不足之处:(1)该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超音速的冷却空气进行冷却气体金属,得到的复合纳米材料,是银金属和其它金属氧化物(本质 上属于半导体)复合而成,其它金属均属于完全的氧化状态,导电性能还不够 优异,杀菌性能还有待提升;(2)该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的气体 和纳米颗粒的分离效果还需进一步优化,因为纳米颗粒会随着气体排出,造成 了资源浪费,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1)通过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来冷却气态合金后,获得的 是纳米银金属和纳米铜金属的合金材料,在常温下冷却时,只有裸露在外表面 的铜金属原子会被氧化,而内部的铜金属原子没有被氧化,银金属原子由于在 常温下是不容易被氧化的,只有在高温下才容易氧化,因此银金属原子未被氧 化,解决了现有的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是银金属和其它金属氧化物复合而成, 其它金属均属于完全的氧化状态,导电性能不够好,杀菌性能还有待提升的问 题;(2)通过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 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该过滤层为由超细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膜,使得惰 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时,惰性气体气流经过过滤孔穿过过滤层, 而合金颗粒被过滤层截留,解决了现有的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的 气体和纳米颗粒的分离效果不太好,纳米颗粒会随着气体排出,造成了资源浪 费,成本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银40~80%;
其余为铜;
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 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5nm~ 30n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