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屏蔽泵耐高压性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132.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尤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安化屏蔽电泵厂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H02K15/12;F04D1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吴仁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屏蔽 高压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屏蔽泵耐高压性的实现方法,涉及屏蔽泵技术领域,通过向安装有定子的定子密封腔体内浇注环氧树脂绝缘胶的技术工艺,来达到在不改装任何部件的前提下,就可以有效提升屏蔽电泵耐高压性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不仅不破坏原来屏蔽泵的基本结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屏蔽泵的耐高压性,延长屏蔽泵的使用寿命,适合市面上大部分屏蔽电泵的耐高压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升屏蔽泵耐高压性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屏蔽泵是由屏蔽电动机和泵组成一体的无泄漏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定子、转子、前后轴承及推力盘等零部件组成。定子和转子分别用非磁性耐腐蚀薄壁套隔离起来,转子由前后轴承支撑浸在输送介质中,因而不需要任何型式的动密封来防止被输送介质的向外泄漏。当前,随着屏蔽泵的广泛应用,不同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会对屏蔽泵产生不同的压力,传统屏蔽泵的耐压值在2.5Mpa左右,当高于2.5Mpa时会造成屏蔽泵的损害,甚至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不破坏原来屏蔽泵的基本结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屏蔽泵的耐高压性,延长屏蔽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提升屏蔽泵耐高压性的实现方法,通过向安装有定子的定子密封腔体内浇注环氧树脂绝缘胶的技术工艺,来达到在不改装任何部件的前提下,就可以有效提升屏蔽电泵耐高压性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不仅不破坏原来屏蔽泵的基本结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屏蔽泵的耐高压性,延长屏蔽泵的使用寿命,适合市面上大部分屏蔽电泵的耐高压性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屏蔽泵耐高压性的实现方法,屏蔽泵包括用于安装转子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定子屏蔽套,所述定子屏蔽套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形成用于安装定子的定子密封腔体,所述定子上安装有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的接线沿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接线口向外引出,所述接线口与所述定子腔体连通,向所述定子密封腔体内浇注环氧树脂绝缘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使用清洗剂对电机机壳及定子密封腔体进行清洗并风干,装入定子和绕组线圈后,整体在80℃的温度下预热至少8h;
步骤(2)配料:在压强为3~5mbar的环境中,分别将改性液体环氧树脂和改性的液体酸酐固化剂在60℃~70℃的温度下预热至少2h后按1︰1的比例倒入浇注箱混合,并在65℃的温度下保持10min,得环氧树脂绝缘胶;
步骤(3)浇注:保持50℃的温度环境,将浇注箱预热至少2h,然后将浇注箱内的环氧树脂绝缘胶沿预先开设于电机壳体上的浇注口注入到定子密封腔体中,注入时间不大于20min;通过压力泵将定子密封腔体抽真空负压至500Pa;再将浇注箱内的环氧树脂绝缘胶沿预先开设于电机壳体上的浇注口注入到定子密封腔体中,注入时间不大于20min;最后通过压力泵向定子密封腔体输入2kg正压,保持1h后得初级浇注品;
步骤(4)固化:将初级浇注品置于85℃的温度下保持3h,然后加温至 100℃保持5h,冷却后再将初级浇注品置于130℃的温度下保持10~12h,得成型浇注品。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通过压力泵将定子密封腔体抽真空负压至 500Pa,具体的:通过软塞将浇注口封闭,然后用压力泵沿接线口抽真空负压至500Pa,然后打开软塞进行浇注。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通过压力泵向定子密封腔体输入2kg正压,保持1h后得初级浇注品,具体为:通过软塞将浇注口封闭,然后通过压力泵向定子密封腔体输入2kg正压,保持1h后得初级浇注品。
优选的,所述浇注口为直径5mm的圆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安化屏蔽电泵厂,未经无锡市安化屏蔽电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