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150.3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雪迎;张新建;周方园;周红姿;张广志;赵晓燕;吴晓青;范素素;王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21/00;A01G22/05;A01G7/06;C12R1/0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莱斯 芽孢 杆菌 bv03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茄科植物和/或葫芦科植物生长中的应用,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36,保藏日期为2019年11月11日,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制备方法包括获得种子液、种子液发酵、得到发酵液预制剂、制得菌剂;本菌剂在工厂化育苗中的促生效果达到30%,壮苗指数上升均超过45%,在移栽时使用其增产效果分别为48%和34%,结实率均超过8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对食品健康的日益关注,农业的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与日俱增,取得不小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民们为保障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产量的增长,追求经济效益、提高亩产,不规范使用化学肥料或超过使用标准施用肥料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危害农产品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降低农产品效益价值;另外,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的残留对农业环境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其直接导致了土壤结构被破坏、害虫产生耐药性,某些有害物质,如有毒化合物或重金属甚至可能随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这些现象的出现成为了农林业生产发展路上的一个阻碍。
大量的矿物元素累积在土壤中,会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微生物可以通过一定的生理作用将矿物元素的状态进行转换,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状态。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探寻新的功能微生物替代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用于农产品种植的研究备受关注。比如,某些微生物可以将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这种促生菌就具有溶磷功能;另外,有的微生物既能溶解有机磷又能溶解无机磷,更大程度地利用土壤中的磷素,避免其在土壤中沉积。贝莱斯芽孢杆菌是一种来源于植物根际﹑土壤等各种生态环境的芽孢杆菌。从植物根际分离的大部分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在植物根部定殖,通过产生嗜铁素、IAA(吲哚乙酸)和NH3等促生物质,对促进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目前多采用不同菌株的复配使用,以期望能够实现菌株间的优势互补将各个菌株的不同功能充分发挥。但由于不同菌株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培养和/或保存条件存在差异,复配菌剂中各菌株的功能往往受到限制,施用后造成功效减弱。
本发明为提高茄科植物和/或葫芦科植物产量和保证其产品质量,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茄科植物和/或葫芦科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不同菌株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培养和/或保存条件存在差异,复配菌剂中各菌株的功能往往受到限制,施用后造成功效减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菌剂对茄科植物和/或葫芦科植物具有促生作用,为微生物源肥料的研发开拓新的途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存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株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30℃±1℃条件下培养16h或至对数生长期,获得供接种用使用的种子液,作为种子液浓度不低于1.0×108cfu/mL;
其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936,保藏日期为2019年11月11日,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2)将种子液以10~12%(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使发酵培养体系中菌体初始浓度不低于1.0×107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