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整流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590.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熊燕;刘志刚;张哲巅;肖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58;F23D14/7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整流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加热整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导管(110)、燃料管(120)、固定于喷嘴固定挡板(180)上的空气导管(130)、喷嘴单元(140)和联焰环缝(200)、依次设置于喷嘴固定挡板(180)之后的点火器(190)、机匣(150)、整流板(160)、排气导管(170);
其中,多个空气导管(130)和多个喷嘴单元(140)通过喷嘴固定挡板(180)进行固定,所述空气导管(130)和所述喷嘴单元(140)沿喷嘴固定挡板(180)径向方向分层交错设置,处于同一层的空气导管(130)或喷嘴单元(140)沿喷嘴固定挡板(180)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喷嘴单元(140)之间设置联焰环缝(200),用于连通相邻的喷嘴单元(140);
所述燃料管(120)用于将燃料通入喷嘴单元(140),所述进气导管(110)用于将空气通入空气导管(130)和喷嘴单元(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固定挡板(180)由三层金属板构成,所述燃料管(120)连通所述喷嘴固定挡板(180)的第一层挡板(180a)和第二层挡板(180b)之间的空腔(180c);
在所述喷嘴固定挡板(180)上设置与空气导管(130)外径和喷嘴单元(140)外径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空气导管(130)的外径D3满足0.6D2≤D3≤0.8D2,其中,D2为喷嘴单元(140)出口外径;
所述空气导管(130)其中一层设置在喷嘴固定挡板(180)的最外层,靠近所述机匣(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管(130)的出口与喷嘴固定挡板(180)的距离大于所述喷嘴单元(140)与喷嘴固定挡板(180)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单元(140)与喷嘴固定挡板(180)的距离H1满足0.6D2≤H1≤1.2D2;所述空气导管(130)的出口与喷嘴固定挡板(180)的距离H2满足2D2≤H2≤3D2;其中,D2为喷嘴单元(140)出口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110)入口与喷嘴固定挡板(180)前端的距离L1满足0.5D1≤L1≤D1,进气导管(110)的扩张角θ1满足6°≤θ1≤12°;其中,D1为喷嘴固定挡板(180)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160)与喷嘴固定挡板(180)前端的距离L2满足0.8D1≤L2≤1.2D1,且整流板(160)上均匀设置整流格栅,整流板(160)与排气导管(170)前端的距离L3满足0.5D1≤L3≤0.8D1,其中,D1为喷嘴固定挡板(18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导管(170)的轴向长度L4满足0.4D1≤L4≤0.6D1,排气导管(170)的收缩角θ2,满足15°≤θ2≤30°,其中,D1为喷嘴固定挡板(180)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5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金属杂质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有机钼润滑剂组合物微量润滑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