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在制备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制剂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661.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群;楼兵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46 | 分类号: | A01N37/46;A01N47/44;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制备 预防 治疗 植物病害 制剂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在制备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制剂中的用途,所述制剂以多肽为活性成分,加上辅料或辅助性成分组成。本发明所述制剂对由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植物病害有明显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对蔷薇科植物尤其是梨、苹果、山楂和海棠等经济作物火疫病有突出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多肽类制剂具有作用范围广、安全性高、无生物毒性、不产生耐药性、无刺激、无激素的效果,可有效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在制备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是指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其中,由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梨火疫病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植物细菌病害。梨火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我国一类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北美一直是梨、苹果等果树上的重要细菌病害。
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又名梨火疫病菌,其寄主范围广,可以侵染蔷薇科40余属的220多种植物(Van D Z T,Beer S V.Fire blight:its nature,prevention,and control:a practice guide to 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J].Agriculture information bulletin(USA),1992.),其分布范围包括北美、中美、欧洲、西亚、新西兰、非洲等地,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世界各国都予以严加防范的一种苹果和梨树极易传染和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
梨火疫病可危害新梢、枝干、叶、花及果实等部位,叶片染病变为黑褐色(Heitefuss R.Fire Blight,History,Biology,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Phytopathology,2012,160(7-8).)。病情严重时,病害从嫩梢很快扩展到枝条、主干,直至根部,全株死亡。一旦感染了梨火疫病,其可迅速感染至整株植物,同时能够通过果树苗木和候鸟进行远距离的传播,蜜蜂等昆虫、鸟类和风雨等也可为其传播介质,一旦一株感染,整个果园,乃至整个周边产业都会有大面积的损失,不仅如此,其还可通过带菌的果实和被污染的包装材料进行传播(胡白石,许志刚.梨火疫病的分布、传播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检疫,1999(03):7-11.)。
围绕梨火疫病防治,国外开展了大量研究,防控技术包括加强检疫、修剪和铲除发病植株、药剂防治、抗病品种筛选、生物防治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果树抗病性等措施。但该病害防治难度大,至今无特效药剂和单一的防控措施,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依然是梨、苹果产区主要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梨火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主要为加强农业预防与治疗,严格检疫,禁止引入疫区的蔷薇科类果树苗树、筛选抗性的植株品种的同时,进行药剂预防与治疗,主要是喷洒波尔多液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四霉素、14%络氨铜水剂。目前在美国预防与治疗梨火疫病的主要农药是农用链霉素,对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使用春雷霉素。
波尔多液和14%络氨铜水剂的使用浓度不能过高,容易发生药害,而硫酸链霉素为人畜共用抗生素,在整条生物链上长期的积累可能导致出现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春雷霉素、四霉素和新植霉素虽然不是人畜共用抗生素,但同样是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随着耐药性等现象的产生,人们将预防与治疗梨火疫病的方向转向了生物防治,申请号为201910266800.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株利迪链霉菌及其在防治火疫病中的应用;申请号为201711363218.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株捕食植物病原细菌的叶柄粘球菌在预防与治疗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便携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匹伐他汀钙氧化杂质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