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码与配置数据分离的程序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845.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9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张利峰;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8/71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配置 数据 分离 程序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码与配置数据分离的程序实现方法,包括:在代码中将程序全局变量设置为非常量;将与所述全局变量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在配置文件中;所述程序执行时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数据对全局变量赋值。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了既有的数据配置方式,将配置数据从软件代码中分离出来,配置文件不参与软件代码的编译,实现核心处理逻辑代码与数据配置文件的分离,提高了程序代码的保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代码与配置数据分离的程序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联锁系统作为铁路信号控制的地面核心系统,在各个国家的客运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海外联锁市场空间巨大。随着轨道交通行业海外业务的不断推进,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快速有效地研发出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信号产品,成为项目研发和改进的重要课题。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执行车站联锁逻辑控制功能,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系统之一。而计算机核心联锁软件又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核心联锁逻辑和站场配置数据组成。现有的联锁系统的配置数据采用人工配置方式,配置数据以常量形式的全局变量及宏定义的形式存储在.c源文件以及.h头文件中,根据项目应用环境等因素的而不同,工程数据配置人员修改联锁项目的.c源文件及.h头文件格式的配置数据。联锁系统的软件程序(主要包括逻辑代码)与配置数据采取绑定编译,编译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安装在CF卡中进行,此种配置方式下的配置数据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即使将逻辑代码与站场数据进行了分开存储,二者仍然是一体的,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数据发生改变时联锁程序就需要经过重新编译过程中连接到配置文件才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软件的通用性,也不利于核心代码的保密工作,并且在配置数据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联锁核心逻辑代码进行误修改。
因此,现有的联锁配置数据采用人工配置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联锁逻辑软件缺乏通用性。
2.联锁核心逻辑代码保密性较低。
3.数据配置工作缺乏条理性。
4.在数据配置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对核心逻辑代码造成误修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好、通用性强的数据配置和程序实现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码与配置数据分离的程序实现方法,包括:
在代码中将程序全局变量设置为非常量;
将与所述全局变量对应的配置数据存储在配置文件中;
所述程序执行时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数据对全局变量赋值。
进一步地,所述代码为联锁逻辑代码;
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站场相关信息和/或工程实施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全局变量占用空间进行预设置。
进一步地,根据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要求,设置所述全局变量占用空间满足环境要求的最大空间。
进一步地,通过在程序中设置内部宏定义的方式设置所述全局变量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程序运行过程中对所述全局变量进行检测,以确定所述全局变量是否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程序初始化的所述全局变量计算校验码并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