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拱顶加固的盲孔锚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3041.3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储顺清;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企路石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隧道 拱顶 加固 盲孔锚具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拱顶加固的盲孔锚具,包括锚具本体,所述锚具本体上设有沿径向活动设置的膨胀块,以及用于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的驱动块,驱动块与锚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第一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驱动块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还包括锁止机构和解锁机构,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其处于锁止状态时能够阻止驱动块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解锁机构被装配为当锚具本体到达锚孔内端时解锁机构能够受到锚孔内端面挤压并触发锁止机构解锁。本发明的锚具在到达锚孔内端时受到锚孔内端面挤压,能够自动将膨胀块弹出,膨胀块张紧在锚孔内壁上实现锚具的初步固定,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拱顶加固的盲孔锚具。
背景技术
隧道拱顶开掘完毕后,为保障后续施工安全以及后期隧道结构强度需要对拱顶进行加固,传统方法一般采用拉筋进行加固,即沿拱顶弧面的发明穿插拉筋,使拱顶内壁与山体内部岩体连为一体,然而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顶部拉筋穿插过程中,孔眼均为开口向下的倒置孔,而传统加固施工基本依靠人工进行穿线,人工举升拉筋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拉筋存在向下掉落的风险,施工难度较大;另外部分隧道受到空间限制,无法穿插较长的拉筋,为隧道设计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拱顶加固的盲孔锚具,能够在进入锚孔内端后自动与锚孔内壁固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拱顶加固的盲孔锚具,包括锚具本体,所述锚具本体上设有沿径向活动设置的膨胀块,以及用于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锚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第一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驱动块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还包括锁止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其处于锁止状态时能够阻止驱动块驱动膨胀块沿径向向外膨胀,所述解锁机构被装配为当锚具本体到达锚孔内端时解锁机构能够受到锚孔内端面挤压并触发锁止机构解锁。
所述膨胀块沿锚具本体周向对称设置至少两个。
所述驱动块沿锚具本体的轴向活动设置,所述膨胀块上设有斜楔面,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斜楔面配合的斜楔驱动面,所述第一弹性单元的弹力沿锚具本体的轴向作用于驱动块上,所述斜楔面和斜楔驱动面的装配方向被设置为当驱动块向锚孔外侧滑动时能够驱动膨胀块沿锚具本体径向向外膨胀;所述驱动块上设有用于连接钢绞线的索孔。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斜楔面邻接的第一端面,以及与斜楔驱动面邻接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与锚具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当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挡接并在第一弹性单元作用下相互抵紧时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当膨胀块沿锚具本体径向向外滑动一段预设距离时能够使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脱离并使斜楔面和斜楔驱动面在第一弹性单元作用下相互抵触,此时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解锁机构被装配为当其受到锚孔内端面挤压时能够驱动处于锁止状态的驱动块沿锚具本体径向向外滑动所述预设距离。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沿锚具本体轴向活动设置的推块,所述推块上设有与斜楔面配合的斜面,所述推块上连有顶杆,所述顶杆平行于锚具本体的轴向设置,且顶杆凸伸至锚具本体的顶端外侧并朝向锚孔内端面凸伸设置。
所述顶杆或推块与锚具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单元,所述第二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顶杆和推块向锚具本体的顶部凸伸;所述顶杆凸伸至锚具本体外部的一端连有一推板。
所述锚具本体上沿径向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膨胀块上设有与T型滑槽滑动配合的T型块;所述膨胀块朝向锚孔内壁的一侧为圆弧面,且该圆弧面上设有凸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企路石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企路石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