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导电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3057.4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8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锦;张筱萱;王月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C08L71/02;C08L89/00;C08L5/08;C08J3/28;A61B17/08;A61N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创面 修复 导电 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导电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导电微针单位(1):将微针原材料溶液填充入带有倾斜针状孔(1-11)的下模板(1-1)上,盖上具有“E”形突起(1-21)的上模板(1-2),微针原材料溶液固化后移除上模板(1-2),微针表面压制出“E”形导轨(1-3),将导电溶液灌注到“E”形导轨(1-3)上,导线(1-4)一端插入导电溶液中,再灌注微针原材料溶液以覆盖“E”形导轨(1-3),待微针原材料溶液固化后从下模板(1-1)上剥离,得到导电微针单位;
2)制备导电微针贴片:将两个针尖(1-5)倾斜方向相对且导线(1-4)分别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微针单位(1)间隔固定连接在纱布(2)上,制得导电微针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原材料溶液选自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甲基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明胶、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原材料溶液在固化之前需要避光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微针单位(1)的针尖(1-5)的排数和列数均大于1,针尖(1-5)倾斜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60°,针尖(1-5)长度为0.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1-5)为圆锥形、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当针尖(1-5)为圆锥形时,其底部半径为100-400μm;当针尖(1-5)为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时,其底部边长为100-4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针原材料溶液通过真空或离心的方式充分填充入下模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溶液选自液态金属、石墨稀溶液、黑磷片层溶液、过渡金属碳/氮化物溶液、碳纳米管溶液、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原材料溶液的固化方法为向微针原材料溶液中加入体积百分比为1%的2-羟基-2-甲基苯丙酮,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针尖(1-5)倾斜方向相反的导电微针单位(1)通过针状孔(1-11)朝向相反的下模板(1-1)实现,通过在导电微针单位(1)底部分别涂抹少量的微针原材料溶液,将其间隔对称放置在纱布(2)上,固化微针原材料溶液使导电微针单位(1)与纱布(2)固定连接,且两个导电微针单位(1)的针尖(1-5)相向分布,形成卡扣状。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创面修复的导电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微针单位(1)和纱布(2),两个针尖(1-5)倾斜方向相反且导线(1-4)分别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微针单位(1)对称连接在纱布(2)上,两个导电微针单位(1)之间间隔1-5cm,且两个导电微针单位(1)的针尖(1-5)相向分布,形成卡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0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