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闭型防止面部及耳后压力性损伤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3219.4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姜茜;宋景春;廖浩;刘娜娜;徐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茜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331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防止 面部 及耳 压力 损伤 口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型防止面部及耳后压力性损伤口罩,包括口罩罩体,所述口罩罩体为若干层,所述口罩罩体的上侧连接有上系带,所述口罩罩体的下侧连接有下系带,所述口罩罩体的上部固定有鼻翼塑型条,所述鼻翼塑型条外侧固定有减压双面贴,所述减压双面贴贴覆于人体的鼻翼及面部,所述上系带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与所述人体的头部接触,所述下系带套于所述人体的脖颈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减压双面贴保证口罩的密闭性,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减小面部及耳后压力,解决临床当中严密防护下防护口罩固定带容易滑脱导致气密性不良和耳部、鼻部压力性损伤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型防止面部及耳后压力性损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呼吸防护用品。口罩的防护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以及口罩与佩戴者脸部的密合程度。高风险的场所和人员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近距离治疗操作时,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甚至更高级别的防护用具。在整个佩戴过程中,需要保证气密性良好,而目前市面上的N95和其他的防护口罩的固定方法为上下两根可调节松紧固定带,两根可调节松紧固定带分别固定于头顶部和颈部,鼻翼处有金属条可塑形鼻夹,在使用过程中,头顶部的松紧固定带极易滑脱导致口罩位置滑动密闭不牢,鼻翼处漏气,降低防护效果;滑脱的松紧固定带悬挂于双耳耳廓,造成耳部压力性损伤,鼻翼处塑型松动不良容易造成鼻部压力性损伤。
公开号为CN206979855U的一种防止耳朵受压迫的口罩挂带固定架,通过固定口罩耳挂解决口罩耳挂的弹性拉力压迫双耳而使人感到不适的问题。它包括一个左边带、一个右边带、四个宽型钩、两个橡胶圆环。左边带的左侧和右边带的右侧分别与两个宽型钩连结成两个整体,左边带和右边带构成上下两个调节带。宽型钩从双耳后侧勾住口罩挂带,左边带和右边带在使用者头部后方通过调节带连接,根据使用者头部大小进行调整,使口罩耳挂不再附挂在使用者的耳部且不会被拉得过长造成损坏,两个橡胶圆环分别以套环形式移动到两个调节带上,防止在使用固定架过程中调节带意外松开而影响佩戴质量。
公开号为CN205041941U的一种面部用防压疮口罩,包括罩体、口罩带、金属压片鼻托,所述罩体呈不规则半球形,与使用者的嘴和鼻周围的面部相贴合,一端对应人体鼻梁的位置设有金属压片鼻托,对应人体口鼻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罩体从外侧面向内侧面依次设有外表层、聚醚型聚氨酯层和内表层,外表层和内表层由PP无纺布组成,所述内表层贴近人体面部一侧的下颌部、颊部、鼻部均设有敷料层,所述敷料层远离内表层的一侧设有离型纸,两侧对应人体耳部的位置设有口罩带。
现有的两种防止耳部和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口罩设计存在很多缺点。第一,防压挂带固定架其针对的是耳挂式口罩,其密闭性不如上下系带式;第二,预防面部压疮的罩体设计仅仅针对面部压力性损失,耳挂处的压迫问题未解决,且针对防护口罩关键的密闭性未能考虑到。因此,现有的两种技术存在局限性和单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型防止面部及耳后压力性损伤口罩,通过设置减压双面贴保证口罩的密闭性,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减小面部及耳后压力,解决临床当中严密防护下防护口罩固定带容易滑脱导致气密性不良和耳部、鼻部压力性损伤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闭型防止面部及耳后压力性损伤口罩,包括口罩罩体,所述口罩罩体为若干层,所述口罩罩体的上侧连接有上系带,所述口罩罩体的下侧连接有下系带,所述口罩罩体的上部固定有鼻翼塑型条,所述鼻翼塑型条外侧固定有减压双面贴,所述减压双面贴贴覆于人体的鼻翼及面部,所述上系带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与所述人体的头部接触,所述下系带套于所述人体的脖颈上。
优选的,所述口罩罩体呈杯状,所述口罩罩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纺粘层、至少一层熔喷层和外纺粘层,所述内纺粘层、所述熔喷层和所述外纺粘层的材料为聚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茜,未经姜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