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院所体系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3409.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8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宝军;安洋;于慧亮;沈苑;陈志峰;蒋桂忠;陈鸿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Q10/0631;G06Q5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院所 体系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院所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型号研制保障系统、适应批产的管理系统以及创新发展系统,形成有机融合的管理、设计和AIT三大板块,以实现智慧化的航天院所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航天院所体系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航天器型号种类的不断增加,使得目前各个科研院所在人员设备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已难以满足大量型号任务的研发需求;另一方面,航天器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航天任务开始进入转向小批量研制阶段,而传统的单件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小批量生产的需求;此外,由于航天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因此,如何对航天院所进行智慧化管理,以及如何建设智慧型航天院所体系架构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很多航天院所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定制或采购了大量的信息化软件以及自动化设备,比如协同设计、数据存储、试验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涉密管理,设计软件、测试软件、装配设备、试验设备以及测试设备等,初步实现了文件传输、会议等日常办公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并且在设计方面开始摸索协同化,在试验测试方面尝试自动化,整体在向智慧化发展。
但是目前航天院所的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基础信息服务能力,主要还停留于办公和数据管理,层次较低。其管理、设计、AIT(装配、测试、试验)三大板块分别具有自己的系统,且板块间的融合比较欠缺,因此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或全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院所体系的构建方法,以搭建一种智慧型的航天院所体系架构,实现航天器的型号研制保障、批量生产管理以及创新发展管理。
所述航天院所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
构建型号研制保障系统,包括开发或购置设备及设施,构建用于研发、生产及测试的平台及其配套环境,形成设计板块和AIT(装配、测试、试验)板块,以满足航天器型号任务增加所带来的研制设备需求;
构建适应批产的管理系统,包括构建产品数据管理及协同研制管理平台,形成管理板块,以满足型号产品从单件研制到批量生产的管理模式需求,降本增效;以及
构建创新发展系统,包括构建IT资源的动态配置与面向服务的信息系统架构,用于满足航天院所长期、持续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地,构建型号研制保障系统是所述航天院所体系的基础保障,包括:
构建协同设计及仿真系统,包括:
构建协同设计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航天器测试及试验的结果以及历史经验数据,进行航天器的协同设计分析、力学设计分析、热学设计分析以及电学设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设计分析的结果,对航天器进行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构建数字化卫星子系统,用于对航天器进行虚拟装配、虚拟试验及虚拟测试,以得到装配仿真动画、试验模拟数值及测试仿真数据;以及
构建智能工艺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航天器的加工流程、装配工艺以及测试流程;以及
构建装配、测试、试验系统,又称AIT系统,包括:
构建装配系统及设备,包括:
构建零部件及软件研制子系统,其根据所述智能工艺管理子系统提供的加工流程进行航天器零部件及软件的批量化生产、自动化制造以及智能化检测;以及
构建批生产总装集成子系统,包括预装平台、部装平台以及总装平台,所述预装平台、部装平台以及总装平台根据所述智能工艺管理子系统提供的装配工艺以及所述数字化卫星子系统的装配仿真动画进行航天器的预装、部装及总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