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钼微量润滑油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3892.8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庆;吴启东;蒋宁;邱秋敏;丁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41/10 | 分类号: | C10M141/10;C10M169/04;C10M177/00;C10N40/22;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微量 润滑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紫胶桐酸、磷钼酸铵、三乙醇胺、辛基十二醇、五硫化二磷制备而成,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紫胶桐酸100;辛基十二醇50‑80;磷钼酸铵12‑15;三乙醇胺8‑10;五硫化二磷3‑5。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是含Mo‑P‑S‑N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减摩性能优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上述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的有机钼微量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造而成: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10‑20%;棕榈酸异辛酯65‑75%;聚马来酸蓖麻油酯10‑20%。本发明制备的有机钼微量润滑油能满足金属加工的润滑冷却、极压抗磨和防锈要求;配合微量润滑装置使用,可节省润滑剂的使用量95%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钼微量润滑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切削加工采用矿物油或植物油或切削液进行大量冲淋式润滑,润滑剂的使用量大,不仅浪费资源,造成加工场所和环境的巨大污染,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期对微量润滑技术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微量润滑技术解决了以上润滑剂使用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为了让使用的微量润滑剂具有比较强的极压抗磨性和润滑性,过多使用含有对环境不友好的含硫和含氯添加剂,使用微量润滑技术后可以解决切削液的大量使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在应用于难加工金属如钛合金、钨钢合金、不锈钢等的加工时,现有的微量润滑技术往往难于达到所需的润滑效果。
有机钼润滑添加剂由于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应用于润滑油的发展、成熟解决了部分润滑问题,并且也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公布,如:
公开号为CN 101029265A的中国专利《一种有机钼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有机钼的润滑油添加剂;
公开号为CN 102796592A的中国专利《一种有机钼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添加剂的润滑油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有机钼的润滑油添加剂。
这些已经公开的技术中,所用的有机钼润滑油添加剂对解决难加工金属的加工,特别是应用微量润滑技术解决难加工金属的加工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陷,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紫胶桐酸、磷钼酸铵、三乙醇胺、辛基十二醇、五硫化二磷制备而成,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
上述紫胶桐酸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COOH基和3个-OH基,并且碳链较长,其中-COOH易于和磷钼酸铵的(PMo12O40)3-根发生反应结合生成有机钼,其中多个-OH基的存在也有利于磷钼酸铵的分散,使反应充分;同时-COOH还可以与三乙醇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酰胺,与辛基十二醇反应生成酯;-OH易于与五硫化二磷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硫磷酸酯,长碳链易于使组分与其他油溶性物质互溶。
上述辛基十二醇可以和紫胶桐酸、五硫化二磷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复合酯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
上述三乙醇胺可以和紫胶桐酸、五硫化二磷反应生成防锈性和润滑性、极压抗磨性优良的胺类化合物。
上述五硫化二磷易于与三乙醇胺发生酰胺化反应,易于与紫胶桐酸发生酯化反应,与磷钼酸铵进行反应,生成的硫磷酸酯/硫磷酸酰胺/硫磷钼酸盐,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和良好的润滑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有机钼润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