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坯连铸中包头坯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3993.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天科;周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睿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坯连铸中 包头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头坯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现有连铸板坯的连铸浇铸工艺进行改进,即通过对大包和中间包的浇注工序进行优化,在不改变中包浇注工序的前提下,延长大包开浇到中间包开浇之间的间隔时间,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时间延长,中间包内的杂质和浇铸初期生成的夹杂物有足够的时间浮出钢水表面,不会夹杂进连铸板坯中;同时钢水不断浇注进中间包内,可以保持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避免出现凝固冷钢的现象,防止中间包堵塞,可保证浇铸正常进行;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在未增加设备的前提下对现有的连铸工艺进行改进,避免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对提高中间包头坯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板坯连铸中包头坯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中,大包内的钢水通过长水口流到中间包内,大包内钢水浇注完毕后,再更换下一炉钢水继续浇注。当中间包的寿命达到一定标准后,需要换新的中间包,以此来保证连铸生产的不中断进行。
连铸中包头坯是指连铸浇铸过程中每使用一个新中间包后所生产的第一块连铸板坯。当心的中间包开始使用后,由于中间包的内壁烘烤温度远小于大包中钢水的浇注温度,当大包内的钢水浇注进中间包后,钢水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很容易凝固成冷钢,使钢水不能顺利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造成生产中断。通常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一温度,在连铸生产中,大包钢水进入中间包后,中间包必须迅速开浇以避免冷钢堵塞,保证连铸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中间包的内壁往往残留一些杂质,若中间包开浇过早,杂质不能迅速浮出钢水表面,最终会形成铸坯缺陷;另外,在浇铸初期,钢水与空气大量接触,钢水中的Al等易氧化物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后生成大量夹杂物,如开浇过早,这些夹杂物也不能迅速浮出钢水表面,最终也会形成铸坯夹杂缺陷,从而造成中包头坯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最终会被降级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包头坯质量良好的板坯连铸中包头坯质量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坯连铸中包头坯质量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以连铸板坯的连铸浇铸工艺为基础,延长大包开浇到中间包开浇的间隔时间,通过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时间使中间包内的杂质和夹杂物浮出钢水。
进一步的是:大包开浇到中间包开浇的间隔时间不少于80秒。
进一步的是:大包浇注工序中,大包内的钢水温度大于1580℃。
进一步的是:中间包浇注工序中,中间包内的钢水温度大于1540℃。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180~22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连铸板坯的初始厚度为2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现有连铸板坯的连铸浇铸工艺进行改进,即通过对大包和中间包的浇注工序进行优化,在不改变中包浇注工序的前提下,延长大包开浇到中间包开浇之间的间隔时间,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时间延长,中间包内的杂质和浇铸初期生成的夹杂物有足够的时间浮出钢水表面,不会夹杂进连铸板坯中;同时钢水不断浇注进中间包内,可以保持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避免出现凝固冷钢的现象,防止中间包堵塞,可保证浇铸正常进行;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在未增加设备的前提下对现有的连铸工艺进行改进,避免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对提高中间包头坯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3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