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4074.X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磊;依庆文;尹庆路;毛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4/00;B01J4/0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计量 海水 预处理 环保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包括:次氯酸钠储罐、出药管、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其特征在于:出药管设置在次氯酸钠储罐的一侧,在出药管上安装有出药控制阀,出药管与次氯酸钠储罐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均设置在出药管的一侧,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均与出药管相互连通。本发明通过次氯酸钠储罐上的液位计、隔膜计量泵与加药管路的机械流量计等共同构成了系统的自动计量功能,运行人员可通过三种方式综合比对,得出最准确的计量加药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氨氮是淡化水一项主要指标,所以必须保证氨氮合格,要保证产品水氨氮合格,根据海淡运行规程,海水预处理的出水余氯值要求处于0.2~0.4mg/L。
当夏季海洋生物生长高峰期来临或者其他海水水质变化的情况下,电解制氯装置无法满足海水加氯需求,预处理区域无自动加氯装置的情况下,电厂预处理海水水质会发生明显恶化,一般带有海水淡化装置的电厂,其海水淡化系统制水所需原海水由海洋进入两级沉淀池,经过初级沉淀,经电解制氯进入海水预处理系统。但是目前的海水预处理系统缺少有效的自动加氯装置。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本发明可以根据监控到的预处理海水数据,通过调频电机整加药量,通过电磁流量计远端观察加药量变化。实现了系统安全自动加药,实现了远传自动控制;本发明通过次氯酸钠储罐上的液位计、隔膜计量泵与加药管路的机械流量计等共同构成了系统的自动计量功能,运行人员可通过三种方式综合比对,得出最准确的计量加药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计量的海水预处理环保加氯系统,包括:次氯酸钠储罐、出药管、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设置在所述次氯酸钠储罐的一侧,在出药管上安装有出药控制阀,所述出药管与所述次氯酸钠储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均设置在所述出药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均与所述出药管相互连通,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的结构相同,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上均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流量校正柱、阻尼器、压力表、排气阀、背压阀与电磁流量计,在上述过滤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手动球阀,在上述背压阀与电磁流量计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球阀,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的末端均连接有两条加药分管,在两条加药分管上均安装有机械流量计与手动加药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上均设置有隔膜计量泵,该隔膜计量泵为耐酸碱式隔膜计量泵,隔膜计量泵的最大流量>1500L/h,泵出口压力>3bar,隔膜计量泵采用变频电机,通过变频控制柜进行变频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的下端均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设置在所述隔膜计量泵的一侧,在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药支路、第二加药支路、第三加药支路与第四加药支路的上端均安装有安全阀,所述次氯酸钠储罐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旁路,安全阀旁路的一端与安全阀相互连接,安全阀旁路的另一端与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阻尼器为脉冲阻尼器,用于实现系统压力均衡平稳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