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4658.7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刘伟;程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21;C12P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重组 载体 菌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pET32a‑fhlA、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包括初始载体和fhlA基因,所述初始载体为pET32a载体;所述重组菌株包括所述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所述重组菌株能够以甲酸钠为底物产氢,当甲酸钠的终浓度为60mmol/L时,产氢量最高,达到9.8mmol H2/L/h,产氢量显著高于野生菌及空质粒重组菌,能够提高产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制氢因其产生清洁且高热能的氢能而备受关注。生物产氢的微生物有很多,其中大肠杆菌产氢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率来看都是最佳选择之一。目前来看,野生的大肠杆菌不产氢或者产氢较少,无法满足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因此,基因工程方法就被用来改造大肠杆菌使其产氢性能大大提高。现有的产氢大肠杆菌消耗底物多,但是产生的氢气比较少,效率比较低,急需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使其产氢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不同的外源基因的产氢效率也有所差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载体、重组菌株能够以甲酸钠为底物产氢,产氢量高,能够显著提高产氢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产氢的重组载体,包括初始载体和fhlA基因,所述初始载体为pET32a载体。
优选的,所述fhlA基因位于所述pET32a载体的Nd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之间。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重组载体的构建方法,将所述fhlA基因插入至所述pET32a载体的Nd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之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氢的重组菌株,包括所述的重组载体和初始菌株。
优选的,所述初始菌株为大肠杆菌BL21(DE3)。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重组菌株的构建方法,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化入初始菌株中获得重组菌株。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重组载体、所述的重组菌株在生产氢气中的应用。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重组菌株接种到产氢培养基中进行菌株培养至OD600为0.55~0.65;
2)向步骤1)中的培养体系中加入IPTG诱导剂进行产气培养。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产氢培养基中包括40~100mmol/L的甲酸钠;所述菌株培养的温度为36~38℃,所述菌株培养的转速为150~250rpm。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IPTG诱导剂在培养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8~1.2mmol/L,所述产气培养为静置培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载体包括fhlA基因和pET32a载体;所述fhlA为蜡样芽胞杆菌FHL系统转录蛋白FhlA的同源基因,能够辅助产氢;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菌株,所述重组菌株能够以甲酸钠为底物产氢,当甲酸钠的终浓度为60mmol/L时,产氢量最高,达到9.8mmol H2/L/h,产氢量显著高于野生菌及空质粒重组菌,能够提高产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fhlA基因凝胶电泳图,其中M:DL2502,1、2、3、4:fhlA基因;
图2为构建的重组载体pET32a-fhlA-His的质粒图谱;
图3为FhlA重组菌的Western blot结果,其中M:marker;1,2,3:FhlA重组菌(FhlA蛋白的分子量为58kDa);4,5:BL21野生菌;6,7:空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