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4693.9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侯儒伟;汪木兰;王保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23/185 | 分类号: | B65H23/185;B65H23/198;B65H2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李跟根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张力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张力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出线速度VC、实际输出张力FC;
基于实际输出线速度VC、实际输出张力FC以及预设的线速度给定量和张力给定量对张力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出线速度VC、实际输出张力FC进行解耦控制,获取解耦后的控制信号;
解耦后的控制信号包括张力控制系统的收卷辊处线速度V1和开卷辊处张力F2;
所述解耦控制的方法,包括:
求取实际输出线速度VC、实际输出张力FC与预设值的控制偏差;
基于控制偏差求取线速度和张力的解耦补偿信号;
将解耦补偿信号输入预设的解耦传递函数,获取张力控制系统的收卷辊处线速度V1和开卷辊处张力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解耦传递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为复频率,V1(s)为收卷辊处线速度V1的频域象函数,F2(s)为开卷辊处张力F2的频域象函数,H11(S)、H12(S)、H21(S)、H22(S)为解耦传递函数,u1、u2为解耦补偿信号,u1(s)为u1的频域象函数,u2(s)为u2的频域象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偏差包括速度误差和张力误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f为速度误差,ev为张力误差,为给定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控制偏差求取线速度和张力的解耦补偿信号,包括:
将速度误差ef和张力误差ev输入PID补偿器中,获取线速度和张力的解耦补偿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张力控制系统为伺服型张力控制系统,所述伺服型张力控制系统包括开卷辊和收卷辊;
所述解耦补偿信号,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u1、u2为解耦补偿信号,KP1、TI1、TD1为控制收卷辊处线速度V1的PID参数,KP2、TI2、TD2为控制开卷辊处张力F2的PID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层递阶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卷辊传动连接有工作于速度控制状态的收卷伺服电机,所述开卷辊传动连接有工作于转矩控制状态的开卷伺服电机,所述收卷伺服电机和开卷伺服电机对应连接有交流伺服驱动器;
在获取解耦后的控制信号之后,还包括:
将收卷辊处线速度V1输入与收卷伺服电机对应连接的交流伺服驱动器,得出收卷伺服电机的转速控制量;
将开卷辊处张力F2输入与开卷伺服电机对应连接的交流伺服驱动器,得出开卷伺服电机的转矩控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