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4905.3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建;翁铮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A41D31/10;A4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佩戴 口罩 | ||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口罩本体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束带包括橡皮带和调节扣,橡皮带套接有硅胶垫,调节扣包括外扣体、内扣体和复位弹簧,内扣体与外扣体滑动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外扣体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内扣体固定连接,外扣体设有一号内腔和二号内腔,内扣体设有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一号内腔通过一号隔板与一号通道连接,二号内腔通过二号隔板与二号通道连接;本发明保证口罩佩戴紧密性的同时,通过调节橡皮带的佩戴长度提高口罩佩戴的便捷性,降低佩戴的难度,协同硅胶垫增加佩戴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佩戴于人脸的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作用。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口罩一般由口罩面体和橡皮拉紧带组成,当口罩面体与人脸贴合不密合时,空气中的危险物质容易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影响口罩的防护作用,为了保证口罩面体与人脸的紧密贴合,橡皮拉紧带的弹性较小,以保证口罩面体与人脸的贴合紧密度,但是在佩戴时需要多次调整橡皮拉紧带以使其能正常套于人耳上、防止其从人耳上滑脱,并且长时间佩戴后,橡皮拉紧带对人耳勒压造成的疼痛感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保证口罩佩戴紧密性的同时,通过调节橡皮带的佩戴长度提高口罩佩戴的便捷性,降低佩戴的难度,并协同硅胶垫增加佩戴的舒适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所述束带包括橡皮带和调节扣,所述橡皮带套接有硅胶垫,所述调节扣包括外扣体、内扣体和复位弹簧,所述内扣体与所述外扣体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扣体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扣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扣体设有一号内腔和二号内腔,所述内扣体设有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所述一号内腔通过一号隔板与所述一号通道连接,所述二号内腔通过二号隔板与所述二号通道连接,所述橡皮带依次穿过所述一号内腔、所述一号通道、所述二号内腔和所述二号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有硅胶条,所述硅胶条的长度大于所述铝条鼻夹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表面设有疏水防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通道的宽度与所述二号通道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一号通道的高度,所述二号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二号通道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扣设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与所述橡皮带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调节扣增加橡皮带的佩戴长度,能够将佩戴长度长的橡皮带快速套在人耳上,然后再相对挤压外扣体和内扣体,使一号通道左端与一号隔板之间的橡皮带、二号通道左端与二号隔板之间的橡皮带处于可活动状态,向外扣体的下方抽拉橡皮带以缩短橡皮带的佩戴长度,佩戴长度短的橡皮带使口罩本体紧密贴合人的面部,确保口罩本体的防护作用;
2)佩戴好口罩后,硅胶垫与人耳的上耳廓相抵触,减缓橡皮带对人耳的勒压,提高佩戴的舒适感,同时,硅胶垫增加了与人耳上耳廓的摩擦,防止在佩戴过程中橡皮带滑脱;
3)口罩本体内侧顶端设有的硅胶条减少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的脸部压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